4月26日上午,棗莊市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議。棗莊市委副書記、嶧城區委書記于玉、棗莊市副市長霍媛媛以及各區(市)分管副書記、分管副區(市)長、農業農村局長,棗莊高新區管委會分管副主任和多個市直部門分管負責人,相關涉農鎮街黨委書記等參加現場會議。上午觀摩團首站打卡山亭區馮卯鎮李莊村,觀摩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李莊村是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村,今年以來堅持“三美并進、共建共享”,活力李莊活力四射,成為省委黨校教研基地、山東社科院調研基地和上海商學院實習基地,被評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被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定為聯系點。
突出鄉村美,改善人居條件,實現環境利民。集中打造月季大道、遇見花海和月季小院,成為獨具魅力的風情月季村。今天的小李莊,讓村民幸福,令游客向往。全村3處廣場,白天村民集聚,游客如織,晚上男女老幼歡快地跳著廣場舞;新風館成為游客的公共客廳,展現小山村的好客之情;旅游公廁達到十幾處,成為鄉村文明符號。
突出產業美,打造活力小院,實現業態富民。探索實施“閑置小院復活工程”,通過征收、租賃、共享、股份四種方式,把農民的閑置小院整合到合作社,植入業態,賦予文化,做活了十幾處業態小院。非遺傳習所,讓村民的手工藝,有了展示、體驗和經營;種藍坊,讓手工織染得以復興,可以自我訂制;石磨坊煎餅坊食養坊,讓游客觀看著、體驗著、品嘗著、捎帶著;醬坊,把火紅的辣椒加工成各種醬菜;油坊,讓游客眼見著飽滿的花生,壓榨出純正的花生油;李莊大席,吸引著游客品味傳統的“四涼八熱”;粗茶淡飯農家樂,常常預約滿滿;葫蘆架下喝大碗茶,聽大鼓書,看莊戶劇;左鄰右居、鄉里鄉親和玫瑰小院主題民宿,全屋智能,實現美團預定。自運營以來,全村月經營收入達到5萬元,實現了村民在家創業和村集體增收。與合一文旅股份制運營,讓李莊業態進一步走上市場化、品牌化軌道。
突出治理美,堅持多元共治,實現共建共享。讓“文治”重塑精神家園。拍攝《我和我的祖國》鄉村MV,獲得中宣部優秀短視頻獎。拍攝《回家真好》微電影,在人民視頻展映。舉辦《李莊影像·影響》攝影展,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和“長槍短炮”的攝影家。李莊已經成為網紅村、攝影村。
讓“德治”引領鄉風文明。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進四德工程,開辦國學講堂,孩子們誦讀傳統經典、臨習唐碑宋帖,鄉風美成為鄉村振興軟實力。讓“自治”實現共建共享。實施“黨建引領工程”,先鋒驛站成為游客服務中心、黨員服務中心和老百姓農產品展銷中心。在這里農村野菜野草成為暢銷的旅游商品,并通過電商銷往全國。“美麗鄉村是我家,農村不比城里差”。這里有景觀的看頭,有文化的說頭,有產品的賣頭,有再來的念頭,有農民的盼頭……小李莊涌現鄉村振興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