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城區榴園鎮著力打好“后扶貧時期”脫貧攻堅戰,聚焦孤貧兒童特殊群體,通過扶貧、扶心、扶志、扶技的“四扶”模式,構建遏制返貧長效機制,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針對孤貧兒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抗風險能力差、返貧風險高、心理關愛缺失的特點,嶧城區榴園鎮樹立“榴園無孤”目標,實施“后扶貧時期”長效機制。在建立“榴園基金”的基礎上,成立了孤貧兒童心理輔導志愿者服務團,實施政府“牽頭+監管”、志愿者扶貧、扶心、扶志、扶技的幫扶模式。通過一對一結對幫扶的形式,為孤貧兒童提供生活幫助、心理疏導、作業輔導等服務,實現了從扶貧到服務、從脫貧到解困的轉變。
在此基礎上,扶貧、民政、團委、婦聯等部門采用“大數據+實地摸排”的形式,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0至14歲的孤兒、事實孤兒進行全面排查,摸排符合條件的孤兒23名、事實孤兒50名、困境兒童36名。對摸排信息進行全面審核、歸納、分類、整理、登記,針對每名兒童的性格特點、家庭狀況,完善基本信息庫,為精準匹配志愿者奠定基礎。317名志愿者“優中選優”,確定了58名志愿者,并根據志愿者與孤貧兒童的性格特點,進行精準匹配,幫扶目標得到有效實施。
同時,在前期扶貧工作的基礎上,著力構建以“心靈關懷為主、物資幫扶為輔”的幫扶體系,針對多數孤貧兒童在特殊家庭環境下成長,性格自卑、孤僻的實際情況,開展“小生日大感動”“小旅行大希望”“小包裹大愛心”等活動,先后投資100余萬元,在13個村建設了孤貧兒童活動站,開展夏令營、冬令營、聯歡聚餐、陪孩子過年等集體活動。動員愛心企業實施“希望小屋”改造計劃,先期投入10多萬元,為12名孤貧兒童建立“希望小屋”,并選樹12名“鄉村好青年”作為榜樣志愿者。
與此同時,對“幫扶要求、幫扶要點、幫扶責任、注意事項”等,制訂下發《孤貧兒童心理輔導志愿者服務團2020年工作要點》等八個制度文件,強化對服務團和志愿者隊伍的管理,建立志愿者考評和動態退出機制,圍繞孤貧兒童“學習、衛生、生活”等方面進行打分,統籌資源、綜合協調,建立孤貧兒童及家庭訴求“協調辦理”機制,及時幫助協調解決相關困難,實現孤貧兒童動態管理,確保了不留死角、不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