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棗莊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棗莊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下午,棗莊市中(解放軍)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到該團參加審議。市中區委書記王輝代表在發言時表示,認真貫徹落實石市長政府工作報告,按照區委“一二三四”總體思路,奮力開創美麗新市中建設新局面。
王輝說,《報告》從5個方面全面總結去年工作,客觀準確,亮點紛呈,多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干成了一批事關長遠發展和百姓福祉的大事、好事、實事,充分彰顯了棗莊市委、市政府把握全局、駕馭經濟社會發展的卓越能力。大家聽了之后,倍受激勵、倍感振奮。對此王輝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主題更加聚焦。謀劃得既深入又具體,體現了前瞻性和指導性,“先把棗莊經濟搞上去”這個主題更加突出,特別是提出的“實施智能制造發展戰略”“制造業強市戰略”“突出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兩大牽引”等工作思路,以及啟動制造業“決戰5000億”三年行動,抓好投資1800億元的110個市級重點項目;積極拓展消費市場,加快塑造內需驅動型經濟新優勢等具體措施,極其振奮人心、鼓舞士氣,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也為“先把棗莊經濟搞上去”提供了強力支撐,更為我們做好全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是部署更加精準。安排工作既有大思路、大格局,又有本土特色、接地氣,體現了專業化、精準化,比如,在“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中指出,“傳統產業是棗莊的家底,是最重要的現實生產力,也是前行的基礎和未來的潛力所在”,并開展千項技改、千企提質“雙千”工程,完全符合棗莊實際;再比如,在城市建設方面,既立足于棗莊城區內部融合一體發展,又著眼與周邊地市互聯互通,充分體現了城市建設的大格局、大手筆、大境界,更讓我們看到了棗莊城市發展的未來。同時,在安排部署智能制造、雙招雙引、園區改革發展、產業集群打造等重點工作上,也完全由過去面上的整體安排轉變為專業性規劃引領和科學化組織實施,整體感覺專業性更強、表述更精準,讓基層更能有的放矢抓落實,更對棗莊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
三是工作更加務實。任務目標的確定既不保守、又不冒進,體現了強烈的實干精神和擔當作為,秉承了近兩年棗莊一貫的務實作風。尤其是用“八個聚力”,對今年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從不同側面對發展目標進行了科學細化,明晰指出了新的一年干什么、怎么干,既振奮人心、又切實可行。特別是聚焦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提出“把該使的勁都使出來,把該用的招都用上去”,高屋建瓴,寓意深刻,預示著今年棗莊將是一個思想更解放、作風更改進、沖刺更猛烈、發展更迅速的一年。
王輝表示,市中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刻學習領會《報告》精神,結合自身實際,抓好貫徹落實。按照區委“一二三四”總體工作思路,引導全區上下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持之以恒強化作風建設,全面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奮力開創美麗新市中建設局面。
——進一步明確一個中心,即“先把市中經濟搞上去”。緊扣市委、市政府“先把棗莊經濟搞上去”這一目標定位,將“凝心聚力抓發展、先把經濟搞上去”作為市中發展頭等大事,按照市委對市中提出的“一年一大步”要求,一步一個腳印將確立的事情加速推進、取得突破。
——進一步突出兩個重點,即“雙招雙引”和園區改革發展。在“雙招雙引”上,結合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的“雙招雙引”百千工程,緊扣省“十強”產業、市六大特色優勢產業、市中區四大主導產業,全力招引投資過50億元和100億元的“鏈主”項目。組織開展高層次人才棗莊行等專場活動,千方百計招引一批領軍人物、專業團隊。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讓干部“多跑腿”、企業“少操心”。在園區發展上,認真落實《報告》“抓實抓好開發區改革發展”要求,強化開發區“招”和“落”的主責主業,確保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全力將開發區打造成市中區項目落地的主陣地、“雙招雙引”的主力軍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進一步實施三大戰略,即實施鄉村振興、工業強區、城市西進戰略。今年,市中區確立了以總投資51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6.2億元的99個區級重點項目,堅定不移實施三大戰略。在鄉村振興戰略上,聚焦《報告》提出的“創新引領鄉村可持續發展”主題,以及5大重點行動、19項重點工程建設和“示范區、先行區、樣板區”的定位,奮力探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示范標桿。在工業強區戰略上,落實好“制造業強市”戰略,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抓住制造業“決戰5000億”三年行動機遇,重點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年內完成技改投資24億元,加快市中制造向市中智能制造轉變。同時,深入推進“930”工程,引導激勵中小微企業走“專精特新”路子,年內新增瞪羚企業、單項冠軍等示范企業7家以上。特別是強化“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做到“四個一批”,傾力打造高端紡織服裝、環保水處理劑、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等四大特色主導產業。在城市西進戰略上,搶抓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城區與市中區融合發展”新機遇,超前謀劃、主動對接“一河一路”建設,以道路建設拉開西進框架,突出文教引領,規劃建設高端學校、醫院,以及酒店、商業地產等,全力打造“三路”“四區”。既堅持城市西進,也統籌老城更新,持續加大老城公共基礎設施投入,傾力抓好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整治等工作;精心做好經營城市文章,大力拓展消費市場,努力實現市中與新城、老城區與市中新區一體融合發展。
——進一步守牢四條底線,即堅決守住生態環保、信訪維穩、安全生產、民生保障底線。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為市中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進一步轉變作風,加力提速,凝聚干事創業強大合力。持之以恒狠抓干部作風建設,堅決打通落實和執行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堅持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精神抓落實。圍繞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大力倡導“一線工作法”,實行6條重點工作線推進機制,嚴格執行“快決策、快執行、快突破、快見效”機制,確保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各項任務。二是堅持以“干到極致、走在前列”的信念抓落實。大力倡導“一流工作法”,發揚“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精神,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執行任務不找借口、完成任務不打折扣,切實讓敢于擔當成為習慣,讓奮勇爭先成為常態。三是堅持以“善作善成、決戰決勝”的定力抓落實。大力倡導“一體工作法”,倍加珍惜當前團結奮進的大好局面,圍繞中心、胸懷全局,互相補位、協同作戰,凝聚起干事創業、狠抓落實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