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培優培強先進制造業集群。
大力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制定智能制造發展戰略三年規劃,啟動制造業“決戰5000億”三年行動,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求突破、三年成規模”的目標,堅持技術改造與新上項目一體推進,對外招引與內部挖潛一體推進,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一體推進,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主引擎。制定出臺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設立產業扶持發展專項資金,集聚要素深耕特色優勢產業,力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5%以上。突出打造三個千億級產業板塊。高端裝備產業,加快騰龍智能制造產業園、威達重工機床制造、交大智邦(棗莊)數字科技、鑫金山智能裝備、啟迪亞都智能制造、越成制動、威可達精密機械、智慧黑板棗莊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充分發揮北理工魯南研究院、北航機床創新研究院等平臺作用,加快突破關鍵技術,推動機床產業向高端化、精密化、數控化方向邁進。高端化工產業,推動兗礦魯化己內酰胺和高端改性聚甲醛、北玻院航天特種聚合物、瑞達化工聚丁烯、振興粗酚精制、康泓光刻膠、新東方高端油墨等項目建設,拉長產業鏈條,盡快突破千億規模。加快推進中科院化工產業中試基地項目,加速科研成果就地產業化。抓好4個省級化工園區的基礎設施提升和技術創新,持續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支持泰和科技抓住上市機遇,策劃布局新項目。新型建材產業,堅持綠色化、品牌化發展,支持中聯水泥、泉興水泥、金晶玻璃、元凱玻璃等企業加大與行業龍頭企業的戰略合作,瞄準高端市場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推動行業提質增效。依托連銀山國家綠色建材產業化示范基地、三一華沃建材科技產業園等,推動裝配式建筑產業集聚化、園區化發展。抓好尚品家居工業4.0智能制造、家禾箭牌科技產業園、艾菲爾管業、北新建材、地平線建筑節能新材料、豐源特種定向刨花板等項目,膨脹新型建材行業規模。培植壯大一批優勢產業集群。鋰電產業,扎實推進中材鋰膜(二期)、航天科工新能源產業園、天瀚新能源產業園、豐元化學產業園、天科新能源、山東鐵塔能源創新(棗莊)中心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半固態、固態等高端鋰電產品。整合調動全產業鏈資源,精準布局鋰電配套和鋰電池終端應用產業,培育鋰電產業龍頭企業、核心產品,提升整體競爭力。光纖和新材料產業,依托智光通信、華能線纜等企業,加快光纖光纜、光纖拉絲和光纖預制棒等項目建設,打造光纖全產業鏈生產體系。抓好中建材生物識別芯片、睿諾柔性電子元器件、正威國際金屬新材料、中科院硅基探測芯片、國芯半導體智能制造基地等項目,推動新材料產業跨越式發展。醫藥健康產業,支持海王醫藥、益康藥業、威智醫藥、華潤三九、東滕阿膠、浙江微醫等企業加強自主研發,加快推進醫療器械健康產業園、中醫藥康養小鎮、中日國際康養特色小鎮建設。大數據產業,依托魯南大數據產業園、滕州大數據產業園,抓好淮海數字智谷、云溪科創、百度內容審查中心、騰訊音樂結算中心等項目建設,持續引進數據預處理、互聯網數據中心、互聯網信息安全等業態,打造區域性大數據清洗加工、云存儲災備基地,延伸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智慧產業,爭創一批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是棗莊的“家底”,是最重要的現實生產力,也是我們前行的基礎和未來的潛力所在。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把存量優勢轉化為新的增量優勢,實現“從有到優”,這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應有之義。實施傳統產業智能化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設立技改扶持資金,開展千項技改、千企提質“雙千”工程。實行“零增地”技術改造激勵政策。支持機械、化工、建材、紡織、食品、造紙等行業打造智能化改造示范企業,引領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抓好棗礦集團智慧礦山、騰達智能工廠、正凱高檔紡紗智慧工廠、鑫迪智能家居工業4.0產業園、智贏門窗、東易日盛智能家居等項目建設,支持企業核心業務系統和重點設備“上云用云”,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建設無人車間、數字工廠,推動傳統產業向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