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省級綠色社區驗收工作會議上獲悉,銀鐘里•涵翠苑小區正式通過山東省級“綠色社區”評審,成為我市首個獲得該榮譽稱號的優秀住宅小區。
銀鐘里•涵翠苑社區始終以提高居民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標,倡導綠色文明的生活,在環保宣教、環境治理、綠化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
強化組織機構,完善創建機制。“綠色社區”的創建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作,為確保創綠工作順利實施,該小區成立了由開發企業主要領導任組長,物業管理負責人任副組長,物業管理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綠色社區領導小組,統籌安排綠色社區創建工作,并按照綠色社區的標準要求,結合社區實際制定了創建綠色社區工作計劃。同時,組建了一支20余名小區居民為成員的環保志愿者隊伍和10余名小區業主組成的環保小衛士隊伍。制定了《綠化管理制度》、《環境維護可視化服務標準》、《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垃圾分類處理制度》等制度,使各項環境保護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廣泛宣傳發動,營造環保氛圍。社區物業公司在居民活動較集中的地方,設立了6塊固定宣傳欄, 不定期地向居民宣傳環保知識;開展了“創建綠色社區,共建美好家園”倡議活動,制作了宣傳條幅,引導社區居民形成環保共識;制作了《居民綠色公約》張貼在小區各樓宇公告宣傳欄內,制作了《環保倡議書》、《環境衛生倡議書》、《文明如廁倡議書》等發放到居民手中,加強居民的環保意識,繼而成為居民的自覺行動;組織人員上門發放《環境調查問卷》,對小區居民開展環境滿意度調查,據統計,居民滿意率達95%以上。
提高居民參與度,環保意識深入人心。為提高社區居民環保活動參與的積極性,由小區環保志愿者和環保小衛士宣傳、帶頭參加社區開展的各類環保活動,帶動社區其他業主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11月19日是第四個“世界廁所日”,小區開展了“文明如廁”倡議活動,推行廁所文明,倡導廣大居民群眾愛護廁所衛生,文明如廁。11月23日開展了“關注環境衛生,共建美好家園”宣傳倡議活動,對社區業主發放了環境衛生倡議書,樓宇內張貼了社區文明公約。12月11日,在各區主出入口設立車讓行人“禮讓斑馬線”活動宣傳站,對社區出入人員及車輛發放《車讓行人倡議書》、靜電貼,同時在社區主要出入口劃設“車讓行人”警示線。此外,社區物業公司經常組織環保志愿者和環保小衛士到園區內撿拾垃圾、落葉等,讓他們體會保潔工作的辛勞,認識到社區美麗環境得來不易。社區還不定期開展環保知識講座,向社區居民宣傳環境污染的危害,環保形勢的迫在眉睫,以倡導綠色消費、節水節能、室內空氣污染等家庭小常識為主要內容,提升居民環保意識,增強了居民創建綠色社區的參與自覺性,讓綠色文明新風進入居民的心田。
完善環保設施,環保行為更便捷。在社區建設過程中,安裝了雨污分流系統,雨水回收后進行綠化灌溉、園區灑掃等;在社區各個分區內設置廢舊物品回收箱,倡導居民將閑置的舊衣物、被褥、書籍等放入其中,回收后捐獻給需要的人,實現了廢舊物品再利用;小區每株喬木、灌木均懸掛有標志牌,詳細標注了該植物的名稱、分類、相態特征,標示牌上有二維碼,掃碼顯示該植物的習性、養護措施等;由開發公司職工自主設計的高層建筑排水立管末端放水閥在本小區廣泛使用,避免了清理下水管道造成的污水噴濺,避免了環境污染。
此外,為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小區物業公司還組織工作人員對周邊餐飲店鋪進行檢查,對存在油煙污染的商家進行限期整改等。正是由于小區開發企業與物業公司的不懈努力,銀鐘里•涵翠苑小區居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小區環境不斷改善,小區環境變得更加美麗,“小區是我家,愛護靠大家”的綠色環保氛圍蔚然成風。在綠色潮流的引領下,滕州市的綠色社區創建必將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壯大,成為建設綠色宜居幸福滕州、踐行生態文明的人居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