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博物館在人們的心目中還是“高冷”的代名詞,館藏的文物、藏品藏身于玻璃柜中,與大眾之間總有著一塊冰冷的隔閡。但現在,博物館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中,逐步改變在人們心中的固有印象,以更親民、更鮮活的姿態,生動講述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滿足人們對文化產品的深層次追求。
高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的數字技術,是博物館聯通大眾的重要橋梁,不但深刻改變了博物館的服務模式、傳播路徑,還衍生出形式多樣的文創產品、文化節目。同時,網絡平臺也成為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銷售主陣地,不斷拉近博物館與大眾的距離,重構博物館的業界生態,讓優秀傳統文化突破障礙“飛入尋常百姓家”。
博物館的藏品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載體,雖然出于保護的需要,要將藏品實體隔離于大眾之外,但對藏品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應該讓更多大眾接觸與了解。通過對歷史上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態以及思想、觀念、審美等的認知,可以增進對現在生活的認識、啟發和指導,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因此,藏品不能被束之高閣,要走近大眾身邊。
目前來看,博物館的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博物館熱的形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創新與開放是博物館今后發展的根本路徑,在充分借助數字技術的優勢實現轉型的同時,博物館也要時刻注重內在修煉,堅持把文化傳承作為根本任務。無論是文創產品的開發銷售,還是綜藝節目的創作發行,或者是IP的成功塑造,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而不是只圖博物館一家之利。
博物館是公共文化場所,擔負著重要的使命。隨著大眾文化層次和審美能力的持續提升,對博物館的了解和興趣必然會不斷增加,對博物館服務能力和文化產品也會有更高一步的需求,這就需要博物館在文化傳播和公共服務中還要繼續下功夫,讓大眾能夠更好地通過博物館去了解中華民族光輝璀璨、廣袤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從而進一步凝聚民族認同,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