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家住棗莊市山亭區城頭鎮的趙奉濤來到山亭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在幫辦服務專員的指導下,僅花2個多小時就完成了企業開辦的全部手續,拿到了營業執照、公章、銀行開戶、稅務發票。“真沒想到,以前要兩三天、跑三四趟才能完成的企業注冊,現在半天就完成了。”趙先生興奮地對筆者說。
通過壓縮環節、精簡材料,協調公安、銀行、稅務等部門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公,山亭區在全省率先開辟“企業開辦專區”,實現“一站式”辦結。這是該區創新完善行政審批體制機制,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模式,積極打造“一次辦好”政務服務品牌的縮影。
今年以來,山亭區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工作落實年”和“雙招雙引突破年”為抓手,聚焦“先把經濟搞上去”奮斗目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引領,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狠抓雙招雙引、做強實體經濟、推進鄉村振興,有效推進了高質量發展。
立足資源優勢
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9月份,山亭區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產學研創新科技平臺和高能物理芯片項目落戶山亭;10月份,2019棗莊智能制造暨創投發展大會上,成功簽約空港產業園生態智慧物流基地項目,這是該區繼上半年成功簽約山東土地集團靈芝湖中醫藥康養小鎮項目后的又一產業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
圍繞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現代物流、食品、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醫療康養七大主導產業,搶抓莊里水庫、棗莊機場、新臺高速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遇,統籌推進以商招商、駐點招商、委托招商等,創新推行全程代辦、幫辦服務,實現了百億元大項目、世界500強企業,特色產業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區新簽約項目合同3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4個,合同利用外來資金267.82億元。新開工外來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5個,到位外來固定資產投資18.85億元。
對標學趕沂源、邳州等地經驗做法,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明晰推進措施,推行招引項目特殊政策、特殊要求的“雙特”保障機制,加大對上政策資源協調力度、項目信息協調力度的“雙協”爭取機制,強化企業承諾投資真實性、政府承諾手續辦理及時性的“雙諾”機制,加快追趕步伐,全力開創招商引資新局面。研究印發了《2019年全區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實施方案》,動員全區力量,組建“1+3+8+10”的招商方陣,充分發揮1個重大招商項目攻堅組、3個駐外招商引資工作處、八大產業招商組、10個鎮街招商組主體作用,推動形成“大開放、大招商”發展格局。成立了由七大主導產業牽頭部門、各鎮街等單位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雙招雙引專班,做到“人人有責任、個個有擔子”,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立足實際抓謀劃,提升特色產業招商。立足山亭特色資源優勢,“抓大不放小”,深入開展產業鏈招商。認真籌備參加長三角招商周等活動,先后赴上海、成都、廈門、浙江等區域招商,赴北京、天津開展了自主招商活動,儲備了21個重點在談項目。立足“高速繞城”“機場高速”交通優勢,規劃建設了山亭空港產業園、新臺高速物流產業園。立足農副產品資源優勢,簽約了山東佳池漢諾白蘭地葡萄酒、日本UNIOnE株式會社25000噸休閑食品等項目,規劃食品智能全產業鏈條,全力打造食品產業基地。立足汽車裝配產業實際,努力發展汽車生產制造產業,與丹陽禾宇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國家新一代高機動防暴車輛生產制造項目達成戰略協議。
聚焦“五個好”目標
美麗鄉村釋放新活力
立足山亭實際,突出生態大區優勢,挖掘農業大區潛力,努力探索鄉村振興的山亭實踐。找個好路子。圍繞做強特色林果、優質雜糧兩大優勢產業,與中國農科院作科所、鄭州果樹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探索了“院地合作、科技支撐”新模式,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博士工作站、南京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青島農業大學魯南鄉村振興研究院落戶山亭。堅持品牌強農、質量興農,成功注冊“百味山亭”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成立了百味山亭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三品一標”認證達175個。翼云旅游度假區漢諾文化旅游建設項目、山亭區土地綜合整治開發項目被納入省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庫,環巖馬湖—朱山流域示范區被評為2019年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創個好環境。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推進“五化”“七改”,啟動“1+3+4”美麗鄉村精品片區建設,東嶺村、朱元村、付莊村入選第五批國家級傳統村落。山亭區實現“村村通硬化路”全覆蓋、公交客運“六個全覆蓋”,城鄉公交一體化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被國家交通運輸部列為全國農村客運發展典型案例。選個好頭雁。實施農村“頭雁工程”,出臺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1+X”制度,加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調整優化村黨組織書記35人,實現了“村村都有強書記”。建個好支部。開展村干部“清查整頓”專項行動,區鎮聯審村(社區)兩委成員1350人、自然村負責人294人,22個軟弱渙散村已全部完成整頓。樹個好鄉風。深入推進“鄉風文明行動”、“移風易俗”、美麗家庭創建、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活動,鄉風文明建設不斷強化,鄉村內在美更加深入人心。
做好“加減乘除”文章
城市建設展現新魅力
山亭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認真做好“加減乘除”四篇文章,持續增創生態文明新優勢。持續做好增綠護綠“加法”。實行最為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優化全區生態保護紅線337.91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總面積的33.2%。大力開展“綠滿城鄉·美麗山亭”國土綠化行動,突出道路、山丘、水系、城市、鎮村“五大森林體系”,持續鞏固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2017年以來,新增綠化造林面積5.2萬畝,提升公共綠地30萬平方米,建成綠道280公里,創建省級以上森林公園5處、濕地公園4處。其中,城頭月亮灣國家濕地公園和馮卯巖馬湖省級濕地公園榮獲“山東最美濕地”稱號。全區森林覆蓋率達58.1%,位居全省前列。不遺余力做好節能減排“減法”。加快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編制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抬高環保門檻,堅決把好項目入口關,從源頭上杜絕了新上污染項目。大力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實現了長效、穩步運轉,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實現全覆蓋。統籌做好綠色經濟“乘法”。認真選資選企,培植新型智能建材產業,推動連銀山綠色建材、龍基石業等企業延伸鏈條,支持華潤紙業“退城入園”,打造年產120萬噸特種紙產業,形成山亭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利用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風光互補發電項目,億兆能源、海川光伏、誠尚光伏、乾山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已并網發電580兆瓦,位居全省縣域第一位。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農藥減量控害等新技術,全區高效節水灌溉發展到13.5萬畝,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發展到5.7萬畝,配方肥施用面積230萬畝次。堅決做好防治污染“除法”。響亮提出了“美麗山亭拒絕污染”的口號,嚴格落實“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全面落實“水十條”“河長制”,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治理攻堅戰。目前,全區PM2.5、PM10濃度分別為54微克/立方米、97微克/立方米,綜合指標位居全市前列;主要出境河流斷面水質均優于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城市集中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
落實“六項行動”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善保障民生,答好民生答卷,山亭區每年新增財力八成以上投入民生事業。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聚焦“八個精準”要求,全面落實“三保障”“五個一批”措施,累計爭取專項扶貧資金4.0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976個,山亭區被評為全省扶貧工作先進集體,“旅游+扶貧”典型經驗成功入選《2019世界旅游聯盟減貧案例》。深入開展村級集體經濟“消薄”行動。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認真落實村集體經營收益增量獎勵村干部辦法,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力和村集體經濟收入,48個經濟薄弱村全部“消薄”。開展民生保障行動。認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醫療事業,投資1.44億元實施校舍建設項目16個,投資5億元的棗莊翔宇(翼云)中學建成啟用,銀光福源健康養老中心被評為全省醫養結合示范單位。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870人、城鎮就業3673人。開展鎮域路域環境整治行動。堅持“點線面”結合,推動鎮域路域環境整治提檔升級。今年以來,投資3.3億元,新修硬化路面260公里,植樹54萬株,拆違補綠13.8萬平方米。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突出危化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等高危行業領域,完成103家高危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全覆蓋“體檢”式檢查,實現6個行業領域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