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教師,既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今天最神圣最崇高的職業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多次強調,要使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和“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進入新時代,我們應將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這才是我們送給廣大教師的最好賀禮。
尊師重教不是貼在墻上的口號,也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決心,而是要落實到教師工作、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具體實踐。只有把尊師重教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使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從而更好地擔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任務,為國育才、為民育人。
尊師重教是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打造的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這既是一個國家國民素養優劣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標志。
尊師重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之一。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師,老師是我們成長成才路上的引路人,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在人生的求學之路上,或許只有老師是唯一與我們沒有血緣關系,卻時時刻刻都在關心我們成長、為我們操心費力、殫精竭慮的人。因此,感念師恩是我們為人最起碼的品德。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如果人人都能秉持和傳揚這一美德,便是國家之福、國民之幸。
尊師重教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只有國家經濟強大了、政治清明了、文化進步了、社會和諧了,才有能力從多個方面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這是一個從政治到經濟,從文化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全方位禮遇,比如: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振興師范教育、加強教師使用、保障保護合法待遇、開展行業典型推選活動等,讓教師有更多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機會,從而擁有更多崗位上的幸福感、事業上的成就感、社會上的榮譽感,讓教師真正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尊師重教作為一份賀禮,不應只在節日有,而應常態化地貫穿于教育的始終。只有形成教師盡展其才、人人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才能激發更多優秀人才爭相從教,努力做好“教書匠”,當好“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