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勃發。迎著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春風,棗莊大地掀起了新一輪發展熱潮。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秉持“先把經濟搞上去”的奮斗目標,緊盯重點項目建設,圍繞“5951”總體思路,聚焦省“十強”產業,以“四新”促“四化”,在“265”產業集群培育基礎上,突出打造高端裝備、高端化工、大數據、鋰電、光纖、醫養健康六大特色優勢產業,強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2018年,我市共儲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194個、總投資3356億元,66個重大項目納入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入選全省第一批動能轉換優選的19個項目全部開工,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 我市編制了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實施規劃》、《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明確未來產業發展思路、方向、目標,引導區(市)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發展,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探索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之路。 聚焦轉換重點,圍繞省“十強”產業,我市逐一編制“九大”產業專項規劃,壯大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等4大新興產業,提升發展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服務等5大傳統產業,構建覆蓋全市、相互銜接、配套聯動的新舊動能轉換規劃體系。 在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進程中,我市從實際出發,堅持以“四新”促“四化”,集聚優勢、集成要素、集中發力,全力以赴培植壯大高端裝備、高端化工、大數據、鋰電、光纖、醫藥健康等六大優勢產業,夯實新舊動能轉換的根基。 裝備制造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邁進,擁有企業2000多家、規上企業400多家、省級以上產業基地5個、產品種類上千個,主營業務收入達1000億元。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建設北航機床創新研究院,研制出我國首臺航空發動機葉片磨削陣列機床;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在“精密超精密微細復合加工技術、智能型裝配與檢測技術”等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獲得發明專利26項。總投資60億元的墨子科創園精密機床研發基地項目、投資50億元的騰龍高合金新材料項目已進行設備安裝調試。 化工產業向新型化精細化躍升,形成了11條產業鏈,聚集上下游項目18個,主營業務收入超過600億元。聯想集團與中科院合作設立3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甲醇制烯烴技術在棗莊實現產業化,EVA、EOD等產品替代進口,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 大數據產業向數據應用數據加工跨越,總投資30億元的魯南大數據中心可容納機柜10000多個,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運營,出口帶寬可達2000G;高新區互聯網小鎮、滕州大數據產業園投入運營;全市擁有中國(滕州)馬鈴薯大數據中心、中國機床海淘網、浪潮工業互聯網等大數據企業近200家。“一個中心、六大平臺、十六朵云、100個應用場景”的智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棗莊成為全省第三個互聯網一級節點城市、省級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寬帶中國”示范城市。 鋰電產業向全產業鏈協同延伸,形成了鋰電基礎材料-鋰電池-檢驗檢測-控制系統-產品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建成國家鋰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擁有專利85項、世界領先技術10項、產品種類200多個,產值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投資40億元的中材鋰膜項目規劃建設12條生產線,一期4條生產線已投入試生產,年產能2.4億平方米。投資10億元的豐元鋰能正極材料、投資40億元的華億比科鋰電池項目快速推進。 光纖產業向高精尖特突破,以東方光源為代表的企業,先后取得工信部、國家電網、國家廣電總局等國家采購和認證部門頒發的入網許可證。運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烽火技術,投資18億元的智光通信光纖拉絲項目投入試生產。 醫養健康產業向醫養融合升級,設立10億元的醫藥健康產業基金,形成以華潤三九、益康制藥、威智藥業、康力醫療為代表的骨干企業群,建成較大規模醫養一體機構12家。投資30億元的海王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投資5億元的湯姆科技微環境護理產業項目進展順利,投資4億元的棗莊市醫養康復中心項目整體落成。 在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我市聚力“雙招雙引” 構筑發展新優勢。市級領導帶隊組成8大產業招商組,2018年全市新開工外來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230個,其中,全市新開工合同外來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64個,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共新簽約項目145個。2018年共落地國內外500強項目26個。 我市實施“棗莊英才”集聚工程,瞄準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做好人才支撐,先后引進院士、“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泰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116人。 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平臺,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常州大學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等一批平臺建成運營,創新平臺總數達到389個,90%的規上工業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浙大山東工研院入駐研發中心11個,已簽訂合作協議58個。 制度創新釋放“紅利”,我市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推行“一線作戰”工作法,成立七大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指揮部;結對幫扶6大特色優勢產業;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市級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發起規模30億元的跨境創投類母基金,對重點企業和項目進行精準扶持。 “一次辦好”優化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據統計,削減市級行政權力事項1072項,削減幅度達22%;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全程網辦和在線申辦率達到99.2%,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吸引各類創新資源、創業主體向棗莊集聚發展。3月8日,棗莊高新區1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73.1億元,其中工業項目6個、科創項目3個、社會民生項目1個,將為高新區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注入新動能。3月9日,滕州市9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40億元,主要涉及制造產業、現代服務業,吹響了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號角。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工作中,全市上下一條心,攥緊拳頭抓落實,匯聚合力書寫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