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們迎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載歲月流轉,硝煙散盡,但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始終如精神燈塔,照亮中華民族的前行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抗戰故事,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將抗戰勝利紀念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既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為時代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能。
??翻開抗戰歷史長卷,無數英雄兒女用生命詮釋著“一身報國有萬死”的愛國情懷。趙一曼“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堅貞誓言,左權“獵獵軍旗烈烈生,拼將熱血染丹紅”的壯烈抉擇,還有千千萬萬無名戰士“寧死不當亡國奴”的決絕姿態,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如今,在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中,這份愛國情懷仍是核心底色,是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我們可以通過紅色主題展覽、抗戰題材文藝作品創作、校園紅色教育實踐等多種形式,讓青年一代讀懂先輩們的赤子之心,讓“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變為行動,讓忠黨報國成為融入每個中國人血脈的行為自覺。
??回望14年抗戰歷程,“上下同欲者勝”的團結偉力,是中國戰勝強敵的關鍵密碼。地道戰里,村民與戰士“你遞鐵鍬我挖洞”,不分你我;沂蒙兒女們“最后一粒糧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傾其所有;數萬海外華僑青年跨越山海回國參軍,萬里赴戎機。這種軍民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核。為此,我們要主動講好新時代的“團結”故事。通過鮮活的敘事,讓“團結”二字從歷史記憶中走出,成為全社會的行動共識,讓眾志成城的精神跨越時空,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
??抗戰歷史中,“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斗爭精神,更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東北抗聯戰士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林海雪原中,身著單衣與敵人周旋;狼牙山五壯士縱身一躍,用生命詮釋“燕趙慷慨士,舍身赴國難”的不屈氣節。這些可歌可泣的事跡,不僅是歷史的印記,更是今天我們應對風險挑戰的“精神寶庫”。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讓斗爭精神融入時代發展。面對工作中的“婁山關”“臘子口”,要有披荊斬棘的闖勁;面對項目推進中的難題,要敢于跳出固有思路尋突破;面對社會上的不文明現象和行為,要勇于說“不”,守住文明的底線。讓每一次“闖關”都成為成長的“磨刀石”,讓百折不撓的精神從歷史深處走來,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
??80年風雨兼程,偉大抗戰精神從未褪色,全社會要共同傳承這份精神財富,將愛國情懷、團結偉力、斗爭精神轉化為立足崗位的實干、服務人民的擔當、推動發展的行動,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讓偉大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朝陽門工作室 賈建榮)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50902/5907f5ec21b34b5097e60232a621125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