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尊嘟假嘟”“你個老六”成為日常交流的“標配”,當“雞同鴨講”的縮寫梗取代了完整表達,你是否發現語言這面映照文明的鏡子,正被“黑話爛梗”的泥點濺得斑駁?讓人不禁疾呼:有話請好好說,別讓“黑話爛梗”毀了我們的表達!
??“黑話爛梗”是一些在網絡上流傳的、含義模糊甚至扭曲、缺乏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的詞匯或短語,它們的泛濫傳播,讓語言失去了應有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古人用“云想衣裳花想容”描繪美貌,用“大漠孤煙直”勾勒意境,而今天的“黑話爛梗”,卻讓“顏值”“絕了”成為審美表達的終點。試想一下,當人們習慣了用“絕絕子”來表達贊美,用“芭比Q了”來表示無奈,你是否還記得“妙筆生花”“嘆為觀止”這些成語的精妙?是否還能體會到“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深情?而這種“速食化”的語言消費,最終會讓我們失去用文字丈量世界的能力,也失去對文明傳承的敬畏之心。
??更值得警惕的是,“黑話爛梗”廣泛使用還可能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更塑造著我們認知世界的框架。當人們不再追求表達的準確和深刻,語言也就失去了打動人心的力量,社會文化氛圍將變得蒼白無力,文明也就失去了最溫暖的底色。
??語言是文化的根,是民族的魂,也是文明的鏡子,一言一行都映照著文化自信。從甲骨文的刻痕到活字印刷的墨香,從《詩經》的賦比興到唐詩的格律,我們用千年時光打磨出“文字”這把打開文明之門的鑰匙。今天,我們雖不拒絕語言的變革,但請守住文明傳承的底線,只有讓有話好好說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才能護住文明的風骨與魅力。(朝陽門工作室 楊彥婷)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50828/deeff234ca7942178048c53a2b19c2f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