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里,裝下人間百態;網絡途中,連通歲月溫情。”站在數字時代的潮頭,我們既是網絡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建設者。輕點鼠標,我們便能與世界相連,獲取知識、交流思想、分享生活。但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虛假信息、網絡暴力等不良內容時有出現。在鍵盤與屏幕建構的世界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網絡同心”,是匯聚各方力量,共同守護網絡文明的決心。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文明的建設者、守護者。社區論壇里,網友發起“垃圾分類我先行”活動,讓環保理念在互動中生根發芽;短視頻平臺上,退休教師直播講解古詩詞,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政務新媒體上,工作人員將惠民政策編成順口溜,讓枯燥的政策條文變得生動有趣……這些微小而生動的實踐照亮了網絡空間的文明之路。網絡文明的建設,不是宏大的口號和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將責任融入每一次轉發、每一句評論、每一個創作中。當我們自覺抵制網絡暴力,主動辟謠不實信息,用心傳播優質內容,就是在為數字時代增添文明的底色。
“文明同行”,是在網絡行為中堅守道德底線,以文明的言行引導網絡輿論。在網絡世界里,每個人都是文明的使者,應該充滿對鍵盤的敬畏,對信息的謹慎,對言論的負責。網信部門打造“網絡文明積分系統”,將網民的正面行為轉化為可量化的激勵;學校開設“網絡素養公開課”,用生動案例培養青年少的責任意識;網絡平臺推出“AI謠言識別助手”,以技術手段筑牢安全屏障……網絡文明的延續不是某個部門的責任,而是全體網民觸手可及的實踐。只有共同行動,才能在數字浪潮中讓文明理念落地生根。
“同心”是共識,“同行”是實踐,同心同行,方能行穩致遠。當億萬網民同心同行,全民參與文明的生動實踐,必將讓網絡世界成為真實、美好的精神家園,讓網絡文明之光照亮數字時代。讓我們以指尖為筆,以屏幕為紙,讓“同心”化為共識,“同行”成為習慣,共同書寫屬于這個時代的網絡文明答卷。(礦區街道 王格格)
(https://iapp.zzszrm.com/share/b3Nwcy0yMzMtMzk2MzIzMjA.html?cversion=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