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棗莊,運河水碧,榴花似火。6月11日,這座孕育魯班、墨子等先賢的“匠心之城”迎來文化盛宴——2025年魯班文化交流主題活動開幕式在滕州舉行。國內外院士專家、行業精英、工匠代表齊聚,以“傳承魯班文化 弘揚工匠精神”為主題,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兩創”“兩個結合”,聚焦學術研究、文化交流與創新應用,推動城鄉建設綠色轉型,強化科技創新,助力滕州打造“中國建筑之鄉”,擦亮棗莊“魯班故里”品牌。
開幕式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出席活動的嘉賓星光熠熠:中國墨子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人民工匠”許振超,住房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管又慶,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副主席馬正秋,馬來西亞建造行聯合總會會長、拿督黃東春等親臨現場,還有省、市各級領導,以及來自國內外協會代表、魯班研究學者、高校專家學者、企業工匠人才等。大家懷揣著對魯班文化的敬仰與對產業發展的熱忱,共赴這場匠心之約。
兗礦魯南化工有限公司儀表車間職工劉丹丹說:“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開幕式活動,作為一名一線基層勞動者,我帶領班組先后實施了魯南化工40多套控制系統的升級改造換型,通過點點滴滴的拼搏,積極破解儀控難題,推動公司一個個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建成投產,達產達效。下一步我將以魯班為榜樣,以更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深度融入企業發展與地方建設時代征程。用實際行動踐行魯班精神,為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動以多元形式拉開序幕。“九合運河 尋跡魯班”行進式主題采訪啟動儀式上,京杭大運河沿線“九合組織”四家媒體代表以“魯班木鵲點亮大運河”的創意形式,宣告對運河文化與魯班精神融合的探尋之旅正式開啟,寓意傳統智慧沿運河文脈煥發新生。
山東大學文學院講席教授龔鵬程,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復雜結構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朱忠義,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高亮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人民工匠”許振超作了主旨演講,從文化溯源、建筑科技、交通工程、工匠培育等維度,深度闡釋魯班精神的時代價值,將開幕式推向高潮。
作為魯班故里企業代表,山東三維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三維重工有限公司張厚鵬表示:“將魯班精神融入企業發展,既是傳承中華優秀工匠文化的責任,也是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通過這次活動更好地將‘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勇于創新的開拓精神、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嚴守規矩的敬畏精神’融入企業血脈,為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貢獻‘魯班力量’‘三維力量’。”企業實踐彰顯魯班文化與現代產業的深度融合。
尚品本色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鑫則從品牌理念出發:“魯班文化的‘匠心’與‘創新’和企業高度契合。我們像魯班鉆研工具一樣探索智能家居,未來將打造帶滕州印記的產品,讓‘中國匠心’走向世界。”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的碰撞,勾勒出“魯班故里”產業升級的生動圖景。
在魯班紀念館門前廣場,魯班紀念館的煥新開放儀式舉行。紀念館以“大工探源”“大技天工”“大匠傳世”“大道無疆”“大國工匠”五大核心篇章,系統梳理與展示魯班文化和工匠精神。為傳承魯班文化、弘揚工匠精神提供了重要的載體。
當開幕式的掌聲漸落,棗莊的“匠心故事”才剛剛開始。從2500年前魯班“削木為鵲”的巧思,到今天產業工人“代碼控溫”的精準,工匠精神始終是穿透時空的文明之光。這場以魯班之名的聚會,不僅是對先賢智慧的致敬,更是對“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跨越”的賦能——當每個行業都涌動著“匠心”,當每個崗位都閃耀著“創新”,我們終將在傳承與突破中,書寫屬于這個時代的“工匠傳奇”。(本報記者 李帥)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6/12/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