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夏季、汛期,高溫高濕天氣極易造成有限空間內有毒有害氣體產生、積聚和缺氧,加上企業在有限空間內作業頻繁,安全風險因素增大,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易發、多發。棗莊市秉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理念,通過深化專項整治、推進類比排查、創新管控模式等一系列扎實舉措,全方位強化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管,嚴防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發生,全力維護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深化專項整治,筑牢安全防線。3月至6月在全市工貿行業集中開展進一步深化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整治,明確整治范圍、整治內容和整治方式,對重點場所、關鍵設備開展“過篩子”式檢查,通過摸底排查、自查自改、執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自行動開展以來,各級應急部門檢查涉有限空間企業134家,發現問題隱患470條,其中重大隱患2條,均已整改完畢,實施行政處罰企業3家,累計處罰金額3.2萬元。通過嚴格精準執法,形成強大震懾力,有力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開展警示教育,強化類比排查。針對近期或歷史同期省內外有限空間作業生產安全事故,組織全市383家工貿行業涉有限空間企業開展有限空間作業中毒窒息事故類比排查警示教育視頻培訓會,指導企業加強“四類人員”及崗位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配備并正確使用應急救援設備,定期開展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演練,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組織安全專家根據典型事故案例制定《企業事故(險情)類比排查表》,明確隱患排查事項,精準推送至相關企業,結合全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行動,組織企業扎實開展安全隱患自查自糾。
創新管控模式,提升本質安全。針對有限空間作業企業的監管以及有限空間作業管理的難點和痛點,總結凝練出“兩指南一報告”(即《有限空間管理指南》《有限空間作業指南》和《重點有限空間作業報告制度》)。選取有限空間作業標桿示范企業開展“兩指南一報告”試點工作,并對有限空間開展現場管理智能化改造,采用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有限空間場所,制定相應管控措施。組織全市50余家涉有限空間作業重點企業召開“兩指南一報告”安全監管現場觀摩會,對標學習,推廣應用。通過“智能化”預警,提升本質安全,預防非計劃作業事故;“信息化”防控,完善作業管理,預防計劃作業事故,推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閃電新聞記者 劉聰聰 報道)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U1MDQ4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