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趵突泉景區東側魚池內,趵突泉開設了錦鯉減肥中心,數條錦鯉在水中游弋。由于游客過度投喂以及泉水水質好、水溫恒定適宜魚類生長等原因,致使錦鯉體態臃腫。減肥中心將通過科學控制飲食、增加錦鯉運動量等方式幫助它們減肥,同時也呼吁游客文明觀魚,不要隨意投喂,共同維護錦鯉的健康和泉池生態平衡。(1月16日《濟南日報》)
在趵突泉景區,錦鯉因為游客的過度投喂,出現了肥胖現象。這種體態臃腫的錦鯉,不僅失去了它們本應有的生機與活力,也對它們的生活習性、健康狀態帶來了巨大的威脅。趵突泉景區決定設立錦鯉減肥中心,幫助錦鯉回歸健康,不僅是針對個案的救援措施,更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實踐和詮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強調的是人類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和共生關系。設立錦鯉減肥中心,正是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保護。通過科學控制飲食、增加錦鯉運動量等方式幫助它們減肥,讓錦鯉能夠回歸健康的生活狀態,這既是對錦鯉的關愛,也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不過,設立趵突泉錦鯉減肥中心,也是一種無奈。雖然趵突泉景區設立錦鯉減肥中心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這也反映出一種無奈的現實。那就是在許多景區,由于游客的“過度投喂”,導致了動物的體型變化、健康受損甚至死亡。這種“過度投喂”不僅是對動物的傷害,也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游客出于對動物的喜愛和好奇,往往會給動物投喂過多的食物。這種行為看似是對動物的關愛,實則是一種傷害。因為過多的食物不僅會導致動物體型變化、健康受損,還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設立錦鯉減肥中心,也是對這種“過度投喂”行為無聲的譴責。
告別“過度投喂”,才能讓錦鯉減肥中心失業。為了保護動物和自然環境,我們應該告別“過度投喂”。游客在游覽景區時,應該尊重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自然環境,不要隨意投喂動物。景區管理方也應該加強管理,通過設置提示牌、加強巡邏等方式,引導游客文明游覽。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讓錦鯉減肥中心失業。我們要樹立文明出游的意識,尊重動物和自然環境,不要因為一時的喜愛和好奇而傷害它們。
其實,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這種“過度關心”“過度投喂”,把好心變成了惡性的行為。在全國各地景區都出現了“過度投喂”的現象,有的動物被投喂的肥肥胖胖,有的甚至也患上了高血壓、冠心病,在一些野生動物園,一些動物甚至喪失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本性。
“過度投喂”不僅是對動物的傷害,也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喂死了網紅狼,喂肥了小錦鯉,還不住手嗎?還要“喂死多少錦鯉”才肯善罷甘休?文明旅游,“過度投喂”該住手了!(郭元鵬)
(http://www.news.cn/comments/20250120/0f76d0f70f6d47af8531b73184437fb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