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兩藍莓當1斤賣,停車場不執行政府指導價亂收停車費……今年“五一”期間,一些景區的消費亂象引發關注。日前,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個別攤販、商家的不誠信行為可能會影響整個景區乃至整個城市的形象,各地應對此類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秉持“零容忍”態度。(2024年5月10日工人日報)
??長期以來,景區的消費標準與體驗感不成正比,一直受到游客詬病。盡管近年來旅游市場供給不斷優化,但各旅游景點、景區提供的周邊產品、配套服務仍存在名不副實、價格偏高的問題。一些商家抓住游客“既然來了總得體驗一下”“出門在外,貴就貴點吧”的心理,將更多精力用在運營創收而非提高商品和服務品質上。由此造成許多旅游產品和服務變成“一次性消費”,不少消費者表示“試過一次就不會再消費了”。
??景區消費是景區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和重要評價內容,如果景區因為重游率較低等客觀因素降低經營標準,那么勢必影響所在景區的整體旅游體驗感,最終損害的必定是景區的利益。目前,大部分旅游景點的重游率不高,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景區高質量發展動力不足、“一次性消費”盛行,但其根本原因還是運營管理能力不強。
??或許,游客第一次進入景區往往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但當體驗過一次之后就不再感到好奇和新鮮了,也就不會有二次體驗、重復消費的想法。游客愿意嘗試新奇、主動降低期待,一些旅游產品或服務看似“火熱”,卻難以吸引回頭客。不少景區運營者也是用“一錘子買賣”思維來對待外地游客,這對旅游景區的生存和發展無疑是殺雞取卵,有百害而無一益的。
??事實上,“沒有必要二次消費”,景區“一次性消費”現象正在成為制約旅游消費增長、影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要走出“一錘子買賣”的怪圈,就必須從改善供給入手,這需要景區和商家以游客需求為導向,在服務方面從數量到質量都要到位。只有服務讓游客越滿意,景區口碑才會越好,如果景區門票和景區內服務性價比較高,游客意猶未盡就會再次來消費。
??無論是景區運營者還是商家都應該摒棄“一次性消費”的僥幸心理,提高商品品質和服務水平,在賺取好收益的同時贏得好口碑,才是生存的長久之道。去除景區“一次性消費”之患,提高旅游質量,還需要旅游管理部門及廣大旅游消費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從完善旅游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入手,加快完善旅游市場法制環境,維護旅游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的旅游權益,讓旅游者放心消費;另一方面,要擺脫旅游惡性競爭模式,加強景區信息透明度,改變外地旅游者與本地旅游經營者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狀況,讓旅游景區從“一次性消費”的惡名中解放出來。 (吳學安)
(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511/38e28f62a34c4568b56cf347f66637a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