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jié),棗莊高新區(qū)街邊的“綠樹紅花”競相綻放,五彩斑斕的夜晚滿是年味。春字、燈籠、中國結、扇面等造型的燈飾給路邊的行道樹、轉角游園披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為了扮靚城市夜景、增添節(jié)日氛圍,“隱身”在樹木之間的“掛燈人”從臘月初便開始亮化、美化、彩化作業(yè),積極為全區(qū)人民營造一個美麗舒適的新春環(huán)境。
春節(jié)前夕,數十名“掛燈人”正在光明大道兩側開展亮化作業(yè),從事亮化工作五年有余的張連友告訴記者,他和工友進入臘月便開始安裝燈飾了,一直工作到臘月底才能結束安裝工作,春節(jié)假期期間還要不定期地開展巡護維修工作,確保彩燈正常使用。
“掛燈人”張連友:我們從早上七點半正式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點鐘,才工作完,才可以回家,兩個人纏燈帶(一天)也就能纏四十棵樹,為了安全的情況下,(我接線)也就是接二十多棵樹(的電線),保證安全,不能讓它(漏電)起火。
張連友邊與記者交談,邊在樹杈之間將5根電線接好,并將線頭包扎嚴密。他還告訴記者,今年春節(jié)前雨雪天氣多,這給他們的工作帶來很多困難。
接電線、纏燈帶、掛燈飾,在張連友接電線的同時,他的幾位工友正站在高處懸掛燈飾。
“掛燈人”張殿營:一天掛個八九十棵樹,我們兩個人一起,一個人沒法干,每天上下(架子)二百多趟,掛燈也挺辛苦的,天天也是累的腿疼,抬著胳膊、仰著頭掛燈籠,還得掛出(好看的)造型。
張殿營還告訴記者,平均一棵樹上要掛五個燈飾,掛一棵樹他便需要用桿子挑上五六分鐘的時間,一天下來需要手握桿子八個多小時,遇到大風時,桿子在空中搖晃,很難把控,但望著道路兩側數千棵掛滿燈飾的樹,他便感到非常自豪。
“掛燈人”張殿營:春節(jié)期間,走這條路的時候,看到自己掛的燈籠,燈火通明的,市民路過夸贊掛的(燈籠)漂亮、好看,我心里就會覺得有成就感,自己做的工作對城市也算是有點貢獻。
(https://www.qlwb.com.cn/detail/2320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