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奮斗新征程 守正創新聚力譜新篇
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張宏偉翟軍邵士官張國洲出席 張兵主持并講話
通過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政治決議等
1月12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棗莊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棗莊會展中心勝利閉幕。
市政協主席張兵,副主席張德琦、張學功、曹力、李慧、徐春梅、劉宗國、王凌、任怡春,黨組成員、秘書長趙作亮在主席臺就座。
中共棗莊市委書記張宏偉,市委副書記、市長翟軍,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邵士官,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國洲出席大會并在主席臺就座。
政協第十一屆棗莊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應出席委員390名,實到 357名,符合規定人數。
閉幕大會前,在張兵主持下,舉行選舉大會。會議通過了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選舉辦法、十一屆市政協常務委員增補候選人名單及總監票人、監票人名單,選舉王玉如、史曉曄、朱憲磊、劉軍(政協機關)、劉軍(城鄉水務局)、安廣池、孫念素、李允、趙海濤為市政協常委,委員們以熱烈的掌聲祝賀。
閉幕大會由張兵主持。大會通過了政協第十一屆棗莊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政協第十一屆棗莊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于十一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的決議、政協第十一屆棗莊市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十一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政協第十一屆棗莊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政治決議。
張兵在講話中指出,這次會議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棗莊重要指示精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棗莊實踐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張宏偉書記在開幕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張宏偉書記、翟軍市長等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臨政協委員討論組,與委員們面商強市建設大計,讓委員們倍受鼓舞、倍添干勁。這是一次高舉旗幟、凝心聚力、共謀發展、團結奮進的大會。
張兵強調,守正創新,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和工作方法,要深刻領會好、運用好這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激發守正創新的智慧,凝聚起加快推進棗莊強市建設的磅礴力量。守中國共產黨領導之正位,創思想建設之新境界。要始終不忘政協之“政”是政治之“政”,不斷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決把堅持黨的領導不折不扣落實到政協具體工作中,堅決維護市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對市委決策堅決執行、同市委行動步調一致,始終做到目標同向、思想同心、行動同步。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正道,創強市建設之新實踐。要堅定道路自信,主動投身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征程,深刻認識市委確立的“五個一”發展思路的重大意義,緊緊圍繞重塑棗莊百年光輝歷史、再現棗莊中興盛景、實現魯南地區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出管用之力,在強市大業的實踐中交出厚實答卷。守新型政黨制度之正行,創協力同契之新格局。要堅定制度自信,充分發揮政協團結平臺作用、民主協商平臺作用,動員黨派團體積極服務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在充分商量中形成共識,在平等協商中形成合力,共同演奏出新型政黨制度的和諧棗莊樂章。守優秀傳統文化之正根,創文化建設之新路徑。要堅定文化自信,認真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善于從7000多年棗莊歷史中尋找源頭活水,結合時代特點,創造新時代棗莊文化,合力打造魯南文化高地,讓“文化棗莊”更有底蘊,讓“大美棗莊”更有內涵。守為人民服務之正心,創為民履職之新風采。要密切聯系群眾、汲取人民智慧、走好群眾路線,深入開展“我為群眾來代言”的政協委員服務群眾活動,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履職本領的增強、建言水平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的實踐沃土中,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政協就在身邊、委員時刻聯系。守先輩優良作風之正氣,創隊伍建設之新局面。要以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兩支隊伍”為主體,深入開展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大興學習之風、務實之風、團結之風、創新之風,把改進作風與增強本領、推動工作結合起來,讓政協隊伍以過硬的作風切實擔負起政協新使命。
出席大會并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王普照、李妍、李守江、趙剛、陳永生、王廣部、高峰、朱國偉、艾百靈、韓驚濤、李書亭、孫恒、劉吉忠、張慶偉、左文、朱清彬、宋曉磊、周宗安、王世克、郝榮平、馬宏偉、李玉森等。(棗莊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梁鴻雁 記者 甄宗奎 劉品 攝)
(https://mp.weixin.qq.com/s/qbvzj5Zr1D2kDHweEMxm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