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減退,氣溫回暖,在什剎海景區,不少冬泳愛好者踏上冰面,砸冰冬泳。當事人酣暢淋漓,旁觀者卻捏一把汗。 ??冬泳是個人愛好,但凡事不能隨心所欲,無視公共規則。以什剎海景區為例,岸邊冰層本來就薄,冬泳大爺們卻三五分工,趔趔趄趄,敲碎冰層,任意撒歡。景區明令禁止冬泳,旁若無人更衣更是不雅。而大爺們陶醉其中,伴隨著陣陣驚呼,手機鏡頭紛紛聚焦,儼然將景區變成了“秀場”。 ??違規冬泳之所以屢禁不止,很大程度還是僥幸心理作祟。很多冬泳愛好者,自認為技術過硬、熟悉水域,“游幾分鐘就上來,沒什么大不了”,但卻忽視了個人身體情況受氣溫、水況的具體影響。如水溫較低,失溫風險客觀存在。更何況,冬泳愛好者不少都是中老年人,身體雖然相當硬朗,但身體素質肯定趕不上自己青壯年時,在水況復雜時,一旦發生水中抽筋等意外,十分危險。這般拿著生命去“弄潮”,實在讓人不放心。 ??對很多大爺們來說,冬泳游的是一種情懷??墒?,隨著時代變遷,條例、安全、文明、環境都在改變,面對固執的老街坊,管理人員并非沒有作為,只是工作開展起來有些棘手。安裝宣傳勸導條幅,有時會被莫名撕掉;苦口婆心勸導半天,冬泳愛好者隔日又來;笑臉相勸,卻被指著鼻子好一通數落……如此場景,已是家常便飯,管理人員只能不間斷勸阻,柔性引導,自然要多費些工夫。 ??破解“冬泳之困”,需要多管齊下。一方面,規則不容漠視,監管當要加碼。另一方面,治標還需治本,要堵更得謀疏。正視冬泳剛需,在保障安全與滿足群眾需求上找到平衡點,才是正途。為此,有關部門不妨積極調研,通過設置一些規范的戶外游泳場,讓冬泳愛好者們能夠享受這份“冬日冰爽”。同時通過一定折扣補貼,引導戶外游泳愛好者走進游泳館,把冬泳轉換為安全可控的游泳行為。 ??冬泳一時爽,任性有風險。每個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多點對生命的敬畏,才能少點冒險沖動。(孫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