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門近日修訂印發了《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辦法》鼓勵職業學校與企事業單位互聘兼職,推動職業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在人才培養、帶徒傳技、技術創新、科研攻關、課題研究、項目推進、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強合作。(11月7日新華社)
??最近幾年,在職業教育發展方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舉措,為職校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與此同時,職業教育培訓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就拿師資力量來說,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結構不佳、專業素養不高是當前職校教育發展的一大瓶頸。針對這一問題,引入一批兼職教師進入校園被不少地方列入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改進方案中。
??一般而言,能夠被請入校園的兼職教師通常都是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企事業單位往往也是骨干中堅力量。怎樣才能吸引他們兼顧好手頭工作與教學,讓這些社會上的能工巧匠真正進得來、留得住、教得好,這需要有一定的保障。完善兼職教師的聘用程序、薪酬待遇、考核激勵等制度機制,暢通選聘、使用、管理全鏈條各環節,才能吸引他們走進校園乃至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此次出臺《辦法》,恰恰就是從政策層面給職校聘請兼職教師解困答疑、鋪路清障。
??這表現在很多方面。一是聘用方式上更靈活。《辦法》提出職業學校可通過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產業導師等多種方式聘請兼職教師,可以采取個體聘請、團體聘請或個體與團體相結合的方式。除此之外,選人用人的視野也在拓寬。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者、有經驗有資質的退休人員等也被納入選聘范圍。二是考核激勵更完善。能工巧匠到職業學校是來培養技術人才的,要讓英雄有用武之地,在與收入晉升直接掛鉤的考核評價體系上必須有所作為。此次《辦法》明確企事業單位應在職業學校兼職人員的任教情況作為其考核評價、評優評先、職稱職務晉升的重要參考,就是強調鼓勵為主,把社會工匠進校園的積極性再往上提一提。
??頂層設計已經有了,好政策要想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還需要各方做好細致的落實工作。期待各地下好“兼職教師進職?!边@步棋,讓越來越多社會工匠在職業教育領域大展身手。(付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