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堂,男,漢族,1940年1月12日出生,山東棗莊人,中共黨員,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稅郭鎮南安城村村民。2020年2月17日,一位老人走進了稅郭鎮疫情防控指揮部,遞上厚厚的一沓錢,懇切的對工作人員說“同志,我是咱鎮的村民,大過年的,你們大伙都拋家舍業、沒白沒黑的防疫,太辛苦了。我是個黨員,本該去一線出力,可又怕給你們添亂,這點心意,請一定要收下”。他,就是周敬堂。
青年勵志入行伍
小時候,家境貧寒上不起學,他就用撿來的石頭磨成“本子”和“筆”,抄下漢字找村里的先生求教,后來17歲完小畢業的他,由于能寫會算被招到供銷社工作。在那個年代,有份供銷社的工作可是件令人羨慕的事兒,可周敬堂心中始終藏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去當兵,保家衛國!”。1959年,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測繪兵,從新兵到全軍區技能比武第一名,受到軍長的親自嘉獎,周敬堂只用了1年時間。由于表現突出,1965年5月1日,他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那天起,他更加堅定了“跟黨走,把一生交給黨,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的信念。
中年轉業獻青春
1970年,周敬堂轉業到地方工作,始終保持著在部隊時“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風。由于部隊高強度的訓練和野外測繪艱苦的生活條件,長期飲食不規律加之轉業后工作過度勞累,他開始胃出血等癥狀,可作為測繪組組長和總建造工程師,為了不耽誤防空干道修建和市農機公司的建造工作,一直拖著不去治療,最后胃疼難忍被送到醫院。由于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不得不做了胃切除手術。對自己身體的病痛,他從不放在心上,可對家人的虧欠至今讓這位老人愧疚不已,每當想起便忍不住的潸然淚下。他后悔對孩子照顧不周、對家人關心的太少,這些成了周敬堂心中永遠的痛。
回歸鄉里樂助人
離開工作崗位的周敬堂回到了家鄉南安城村,繼續做一些對社會、對群眾有意義的事。他自學無線電操作維修技術,創辦培訓班,把手藝免費教給需要技術謀生的人。如今,年已84歲的他又申辦了“棗莊市二胡學會敬堂書琴藝苑”,老人、孩子一律免費授課。據不完全統計,在他的指導下,近千名無業者靠著無線電操作維修技術走向致富道路;百余名二胡愛好者到他這里求教學習。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當的兵,屬于國家和人民,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我就會毫無保留的奉獻一切”。
2020年到2022年,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遭受到了新冠病毒的侵害,各行各業都按下了暫停鍵。在這艱難的時刻涌現出許多愛國,愛家的志愿者們,周老又在其中,2020年和2022年分別為稅郭鎮和南安城村抗擊新冠疫情捐款兩萬元現金,共計四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周老累計捐款金額高達10余萬余元。這些錢很難想象是這位其貌不揚,甚至穿著非常簡樸的老人捐贈的。這些錢都是他在自己的退休工資里省吃儉用攢下的。
這世上從不缺少英雄,缺少的是千千萬萬個像周敬堂這樣默默奉獻的普通人,作為一名老黨員,他時刻把黨的章程,共產黨員的責任牢記在心。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普通老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用愛心善舉傳遞博愛與情懷,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