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培育壯大“6+3”現代產業體系,棗莊市結合產業實際,制定印發了《棗莊市“6+3”現代產業體系落地一件事實施方案》。“6+3”現代產業體系落地一件事從促開工、促投產兩個階段著手,創新推出“免申即領無感辦 、規劃審批全程網辦、開工事項一證辦、雙鏈推進開工審批、深化‘零增地’工業項目審批模式、健全幫包工作機制”全流程審批服務模式,以集成高效服務,助力先進制造業項目早開工、早投產。
工業項目投資單位(以下簡稱申請人)與各區(市)政府、開發區(園區)管委會簽訂投資建設協議等文件后,利用地塊出讓公告期及不動產證書辦理期,可先行開展項目的準備工作(包括確定勘察設計單位、建設工程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確定施工監理單位等),相關審批職能部門采取“預審查”方式,對申請人的工程設計方案提前審查,企業在取得不動產證書后,同步辦理開工前許可手續。
工業廠房在竣工驗收前,可依申請由建設單位組織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在相關部門的監督指導下,采取分棟分層驗收、承諾容缺制等方式,對工業廠房進行工程質量驗收,及時發現問題并跟進整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實現過程可控,風險可控。工業廠房工程質量驗收通過后,企業可進行生產設備試運行。
棗莊創新實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免申即領”,按照劃撥用地、出讓用地分別制定實施流程,對“已取得立項文件及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并擬申請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及“通過招拍掛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全面實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免申即領”。
棗莊深入推進規劃審批全程網辦,對《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竣工規劃和土地核驗合格證》5類規劃審批證書,全面啟用電子證照,實現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結果反饋等環節全流程網上流轉,實現辦理規劃審批“不見面審批”和“零跑腿”。
棗莊創新“一證辦”,根據工程建設項目實際,由企業自主選擇基坑支護及土方開挖、地下室和地上工程三階段中任一階段申請辦理開工事項。對施工許可等7個項目實行集成辦理。在“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建設工程安全監督手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四證合一的基礎上,根據建設單位申請,進一步將“特殊工程消防設計審查”、“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合并辦理,同施工許可一次提交。受理后在兩個工作日內完成資料審查和現場勘驗,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同時在證書上集成包含審批結果的二維碼,通過“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次踏勘”,最終實現“一證集成、一碼全查”。
棗莊創新工業投資項目開工審批模式,將廠房建設審批與項目落地審批分離,“預建廠房”與“開工一鏈辦”雙擎驅動。預建與項目定位相適應的標準廠房或按企業“訂單”量身預建廠房,項目簽約后同步辦理立項、環境影響評價、節能審查等審批手續,實現項目快落地、早投產。
為進一步推進存量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棗莊盤活存量建設用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在我市“零增地”工業項目審批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工業和倉儲類項目租賃土地新建廠房審批流程,將土地租賃協議報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備案后,規范辦理規劃、施工等手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棗莊組建由各級審批業務骨干組成的專業、高效項目管家隊伍,構建主動對接、精準訂制、全程跟蹤服務體系。建立“棗辦好”幫包機制,成立幫包領導小組,量身定制項目的精準幫包方案,設計一張審批清單,提供菜單式服務,全面梳理先進制造業項目開工前涉及的審批事項。每個幫包項目明確幫包領導、責任科室、幫包聯絡員和具體服務內容,建立一對一審批幫包溝通渠道,實時互動交流,保證項目單位第一時間知曉審批信息、掌握辦理進度。(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令洋 報道)
(http://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33_118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