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聚力“強工興產、轉型突圍”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圍繞聚焦“強工興產、轉型突圍”,從4個方面提出19項穩定和擴大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努力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就業雙贏。《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每年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每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不少于1萬人、總量達到7萬人,“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來棗留棗大學生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率達到100%,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突出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加強就業政策與財政、金融、投資、消費、產業等政策協同聯動,保持經濟增長與就業擴大良性互動。著力培育壯大“6+3”現代產業體系,實施先進制造業培育行動、鋰電產業集聚行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打造一批新就業增長點。加強對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發揮民營企業吸納就業主力軍作用。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一主、一強、兩極、多點”的市域發展格局,提高就業綜合承載力。突出重點就業群體,穩定就業基本盤。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為農村勞動力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崗位,促進退役軍人、婦女就業創業。深入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優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幫扶方式。持續優化創業環境,推進創業帶動就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政務服務環境。推動優化營商環境與弘揚企業家精神結合,構建親清統一新型政商關系。加大創業政策扶持,完善創業支持體系,強化創業示范引領,推動釋放全社會創業活力。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技能強市”行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強化企業用工保障服務不斷健全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服務體系,統籌解決好各類就業群體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衛生醫療、文化生活等問題,增強勞動者就業獲得感。(記者 賀迎秋 通訊員 張婷婷)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3-05/10/content_5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