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數說棗莊看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棗莊市2023年一季度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發布人
邵士官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發布人
梁家和 棗莊職業學院院長、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岳增波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市投促局局長
劉中波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劉修存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錨定“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縱深推進“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啟動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態勢。16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14項居全省前10位,其中9項指標居全省前5位,6項指標居全省前3位,2項指標居全省第1位,順利實現了首季“開門穩”“開門紅”。
根據市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為49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0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02億元,同比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60億元,同比增長6.0%。
一、工業經濟加速回升,重點行業拉動明顯。
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高于全省平均5.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從行業增長情況看,36個行業中24個行業保持增長,增長面達66.7%,其中煤炭、計算機通信、化工等行業增長較快,是支撐當前工業增長的重要力量。全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8家,總數達到1053家。
二、農業生產保持平穩,種植養殖保持穩定。
一季度,全市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實現49.8億元,增長3.7%。小麥播種面積211萬畝,為夏糧豐收奠定了基礎。豬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增長0.7%,禽蛋產量增長0.7%,蔬菜產量增長3%。高質高效農業產業鏈企業達到359家,營業收入增長12.7%。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工業投資穩步回升。
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0%,高于全省平均4.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從主要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17.9%,比1-2月份提高8.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9位;房地產投資增長6.5%,居全省第2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5.8%,居全省第3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占比11.1%,居全省第6位;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0.3%。
四、服務業發展總體平穩,多數行業保持增長。
1-2月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0.4%,高于全省平均2.5個百分點。其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增長130.5%,居全省第1位;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91.7%,居全省第3位;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增長47%,居全省第5位。截止3月底,全市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30家,在庫企業達到353家。
五、消費市場快速復蘇,外貿外資增長迅速。
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8.9億元,同比增長10.4%,高于全省平均4.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12.6%。分行業看,限上批發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0%;限上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1.6%;限上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1.3%;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1.5%。全市新增入庫限上批零住餐企業199家,總數達到1071家。全市貨物進出口實現113.1億元,增長45.8%,高于全省38.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完成103.3億元、增長53.4%。全市實際使用外資2.3億美元,增長14.7%,居全省第7位。
六、財政金融運轉良好,市場主體不斷壯大。
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3億元,增長7.9%,居全省第1位。其中稅收收入增長2.2%,稅收占比70.2%,均居全省第7位。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503.46億元,增長17.7%,居全省第1位。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232.49億元,增長14.7%,居全省第3位。新增存貸比達到62.9%,余額存貸比77.4%,分別居全省第10位、第9位。不良貸款率0.89%,貸款質量居全省第4位。期末實有市場主體51.69萬戶,增長3.1%。其中各類企業12.7萬戶、增長7.6%,民營經濟主體51.1萬戶、增長3.2%。
七、民生保障扎實有力,居民收入平穩增長。
一季度,全市民生支出69.2億元,增長27.4%,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78.3%,較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住房保障支出、社保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10.5%、11.4%、88.1%。全市城鎮新增就業0.89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0.38萬人。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1.0%。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13元,增長4.7%,居全省第5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6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33元,增長5.6%。
總的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企穩回升、開局良好。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不動搖,以更強擔當投身工業倍增大局, 以更大力度夯實有效投資支撐, 以更實舉措促進擴大消費, 以更嚴監管防范重點領域風險, 以更優機制激發干事創業活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答記者問
01、大眾日報記者:一季度棗莊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持續向好,請分析一下全市經濟發展有哪些特點?
梁家和: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勢頭,順利實現了首季“開門穩”“開門紅”,主要表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增速“快”。一季度全市GDP增長5.5%,分別快于全國和全省1個、0.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3位。16項主要經濟指標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分別增長7.9%、17.7%,均居全省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0.4%、45.8%,均居全省第2位;GDP、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分別增長5.5%、14.7%,均居全省第3位;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0%、11.5%,均居全省第4位,同時不良貸款率為0.89%,貸款質量也居全省第4位。
二是后勁“足”。224個省市級重點項目中工業項目140個、占比62.5%,其中省級和市級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53%和61.4%,截至3月底,205個實施類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時間進度10.4個百分點,跑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八男隆苯洕顿Y增長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1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44.5%,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5.8%,快于全部投資增速74.8個百分點;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23家,較去年同期增加165家,同比增長104.4%,新動能正在加速蓄勢聚力。
三是預期“好”。工業用電量增速高于全社會平均水平,1至2月增速1.8%,一季度增速4.5%,呈現出持續回升勢頭;一季度水路貨運量、水路貨運周轉量同比增長均為44.3%,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10.2%,這些先行指標也都釋放出積極的信號。
總的看,一季度全市工業經濟加力提速,消費市場快速復蘇,項目建設推動有力,產業轉型持續推進,為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凝聚了強大合力。下階段,我們要持續強化拼搶爭先的意識,提升克難攻堅的本領,相信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能在新的起點上跨越趕超、再攀新高。
02、山東電視臺記者:一季度,棗莊市消費、外貿、外資三項指標齊頭并進,都取得了“開門紅”,請具體介紹一下都作了哪些工作?
岳增波:今年以來,棗莊市更加主動地服務和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全力推動外貿外資促穩提質,深挖內需潛力,克服外需減弱,多措并舉實現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
消費方面,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28.9億元,總量居全省第12位;同比增長10.4%,高于全省平均4.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2位。各區(市)、棗莊高新區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五個區(市)增速超過10%。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出臺了《棗莊市激發活力提振消費政策措施》(棗政辦發〔2023〕4號),圍繞提振擴大商貿、文旅體育、服務業消費3個方面出臺13項措施,市級財政預算安排4000余萬元。一季度及四月份,組織發放汽車消費券700萬元、零售和餐飲消費券480萬元,拉動汽車消費約2.5億元、拉動零售和餐飲消費約3000萬元。二是強化活動擴消費。承辦舉辦山東省“FUN”心二手車消費節、“迎春消費季”暨“春暖棗惠購”等5場省、市大型促消費活動,共有400余家企業現場參展、直播帶貨,豐富消費場景,形成消費新熱潮。三是強化企業幫包。精準開展對重點企業、潛力企業的聯系幫包,建立“準限上”企業培育庫,推動“升規納統”。一季度,全市新增入庫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199家,其中,批發業77家、零售業61家、住宿業13家、餐飲業48家。
外貿方面,一季度,全市貨物進出口實現113.1億元,同比增長45.8%,高于全省平均38.1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2位。其中,出口總額居全省第13位,增幅居全省第3位。一是支持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制定2023年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安排130個線下展會項目,其中,對省級主辦類、市級重點組織類展會所有展位費給予80%補貼。一季度,累計組織72家企業報名參加山東出口商品日本大阪展、第133屆廣交會等13場次境內外重點展會。二是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推進中國(棗莊)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發展,制定綜試區《實施方案》上報省政府,目前已進入征求省直部門意見階段。龍工場(魯南)跨境電商產業園開始運營,叁時叁刻跨境電商平臺簽約落地。發揮棗莊作為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優勢,一季度,全市二手車出口超過200輛。
外資方面,一季度,全市實際使用外資2.27億美元,總量居全省第9位;同比增長14.7%,高于全省平均9.71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7位。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臺了《中共棗莊市委 棗莊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意見》(棗發〔2023〕6號),明確提出“市級財政對符合產業發展導向且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設實體制造業外資項目(含增資項目)給予投資獎勵;對外資實際到賬500萬美元、1000萬美元、3000萬美元及以上且實際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分別按到賬外資實際支出金額的0.5%、1%、2%給予獎勵”。二是借力重大活動引資。組織赴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開展招商活動,主動對接與世界500強企業的合作。精心組織參加第三屆儒商大會,棗莊總投資236億元的迪信通新能源(儲能)產業基地、總投資1億元美元的芯恒基電子信息產業園增資擴股、總投資1.05億美元的嘉諾電子外資股權并購項目在省主會場集中簽約。同時,高質量舉辦棗莊招商推介會,24個項目在推介會上簽約,其中,簽約外資項目6個,總投資額8.22億美元。
03、大眾網記者:通過剛才邵市長的發布,我們知道今年一季度,棗莊經濟開門穩、開門紅,GDP、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那么這些成績的背后,我們做了哪些工作,是什么撐起了這些亮眼的成績呢?
劉中波:成績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著眼全國、全省大局和棗莊實際,緊抓疫后經濟復蘇的窗口期,突出一季度夯基定調的關鍵性作用,縱深推進“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圍繞“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啟動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全力打好穩經濟、促發展攻堅戰,在全省經濟恢復向好進程中贏得了主動、彰顯了擔當。
一是精準發力,保障全市經濟平穩運行。強化政策集成落實,推動國家穩經濟“33條”“19條”、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兩批257條、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政策措施“37條”、我市促消費“13條”等穩經濟政策落地實施,推動各項政策直通企業、直達快享,不斷釋放政策紅利。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研究起草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行動計劃,加快實施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加快各類園區擴區調區步伐。加強形勢分析研判,緊盯重點行業、企業、指標運行情況,強化經濟運行監測調節,精準靶向施策,確保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市GDP實現492億元,增長5.5%,高于全省、全國0.8個、1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3位,去年以來,全市GDP已連續5個季度居全省前3位。
二是高效服務,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狠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27位市級領導、79個部門單位80名項目專員深入項目一線開展幫包服務工作;完善重大項目建設聯席會議機制,召開市重大項目建設聯席會議2次,為44個項目解決建設推進中的制約問題63個。狠抓項目推進,總投資1386億元的136個項目集中開工,棗莊翼云機場、臨滕高速、莊里抽水蓄能電站一期等重大項目項目加快推進,466個實施類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截止3月底,205個實施類省市重點項目開工率98.5%,完成投資243.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5.1%,超時間進度10.1個百分點。39個已發行專項債券項目加快實施,項目開工率97%,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31%、超時間進度6個百分點。狠抓謀劃儲備,圍繞六大先進制造業延鏈補鏈產業生態打造、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區域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全面提升項目推動落地能力。謀劃推進總投資約1000億元的莊里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十電66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城南水庫等一批重大項目。建立項目儲備庫,不斷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做好省級重點項目中期調整準備,全力爭取省級支持。
三是強化爭取,推動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爭取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4.55億元、中央省預算內資金4400萬元;累計爭取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26.5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21.6億元。爭取第一批專項債券額度44.92億元,已發行44.31億元。98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資金需求286億元。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高于全省4.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較去年同期提高2個位次。
做好下步工作,我們將牢固樹立“領先、爭先、率先”意識,以對標先進坐不住、突圍突破等不起、跨越趕超慢不得的緊迫感,縱深推進“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加快實施工業倍增計劃,真抓實干、奮勇爭先,為實現增速進位、總量前移、轉型突圍、再創輝煌作出更大貢獻。
04、棗莊日報記者:請介紹一下全市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如何?有哪些積極變化?
劉修存:今年以來,全市工信系統認真貫徹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強工興產、轉型突圍”部署要求,聚焦工業倍增計劃主要目標,堅持工業運行和黨的建設“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兩步走”“兩步穩”“兩不破(底線)”,動態更新工業穩增長“十張清單”,建立完善“一名專員、一套班子、一包到底、一體服務”工作機制,全力當先鋒、打頭陣、干實事,奮力實現工業經濟更快速度、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發展。一季度,全市工業經濟穩步回升,順利實現“開門穩”“開門紅”。
一是規上工業增加值快速增長。3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10.3、6.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2位。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8.5、5.6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4位。
二是重點行業支撐有力。一季度,全市36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4個行業規上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長,增長面達到66.7%,高于全省平均3.3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同比增長21.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87.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同比增長9.9%。
三是工業用電量明顯回升。3月份,全市工業用電量完成12.4億度,環比增長16.5%,排名全省第2位,回升態勢明顯。一季度,全市工業用電累計完成32.2億度,同比增長4.6%,高于全省平均2個百分點。
四是規上工業企業數量持續增長。在2021年一季度凈增154家、2022年一季度凈增90家的連續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凈增規上工業企業120家,達到1053家,規上工業企業數量較2020年底增長72.9%。
(https://mp.weixin.qq.com/s/6tchWoJqVQKRqxU3E6jq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