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介紹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加力提速 爭先進位 堅定不移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劉宗國 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
許桂良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修存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 強 市高端化工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
去年以來,市工信局深入落實省、市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認真學習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聚焦聚力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大力實施三年攻堅突破行動,堅持“五量并重”“十抓并舉”,堅持工業穩增長和黨的建設“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堅持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兩步走、兩步穩、兩不破(底線)”,凝心聚力抓發展,集中精力強工業,全市工業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質效雙升的運行態勢。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督導強機制,工業運行贏得新進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善既往行之有效的抓工業經濟的思路舉措,創新制定規上工業企業、可拉動工業產值增長項目等穩工業經濟的10張清單,及時做好分析研判和趨勢預警。全面推行“一本清單、一套班子、一包到底、一體服務”工作機制,赴企業“點對點”精準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2022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高于全省平均1.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9位。爭取滕州市獲評全省工業十強縣、民營經濟十強縣。
二、抓智改強數轉,科技賦能注入新動力。創新完善“政投保貸券服+企業”的“6+1”智能化技改新模式,相關工作經驗獲中央改革辦肯定推廣。組織召開第三次工業企業智能化技改大會暨第一屆智能化技改大賽啟動儀式,在全省范圍內首創智能化技改大賽,市智能化技改服務商聯盟成員達到20家,市、區(市)兩級技改基金總規模達25億元,山能魯化氨基新材料產業一體化項目入選2021年度“山東省智能化技改10大優秀案例”。2022年,全市在庫工業技改項目417個,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7.8%、居全省第4位,其中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9.6%、居全省第7位。
三、抓培育強能級,發展質效實現新突破。實施“十大龍頭企業培育行動”,動態調整“雙30”工業企業,為6家工業企業兌現首次“過門檻”市級財政獎勵資金1100萬元,全市營收100億元以上企業達到4家、50億元以上企業達到6家。動態調整“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首次突破1000家,達到1020家。建立高成長企業庫,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舉辦全市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訓會,分區域、分產業組織召開“專精特新”企業融鏈固鏈等專題培訓,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1家,省級單項冠軍7家、瞪羚企業16家,特別是,新增國家級人才5名,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7家,新增數量均超歷史總和。
四、抓鏈條強特色,重點產業塑造新優勢。突出鋰電產業首位度,成立鋰電人才服務團,推動鋰電產業納入全省標志性產業鏈中的新能源裝備產業鏈,欣旺達入選鋰電池產業鏈鏈主企業。深入實施高端化工產業“鏈長制”,建立“鏈長+鏈主+聯盟”工作機制,全力加快高端化工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水處理劑產業集群列入省“雁陣形”集群儲備庫,“山東棗莊滕州市(煤基精細化工)特色產業集群”獲評省特色產業集群,2022年高端化工產業鏈實現營收502億元,同比增長5.9%。落實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實施主導產業、基礎設施、智慧監管、龍頭企業、管理服務等五大提升工程,化工園區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五、抓融合強兩化,數字經濟開啟新篇章。印發《棗莊市爭創千兆城市實施方案》,成功創建國家千兆城市,在第二屆“千兆城市”高峰論壇作為典型市介紹了經驗。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全市新建工業互聯網平臺10個、累計達到18個,1個平臺獲評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4個平臺入選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園區入選省級工業互聯網園區培育名單,面向金屬加工機械制造行業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正式上線運行,并實現與國家頂級節點對接。大力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魯南大數據中心納入全國一體化工業大數據中心省級區域中心建設體系,3個園區獲評省級數字經濟園區,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188.6億元,同比增長137%。
六、抓服務強保障,企業地位得到新提高。創新開展“四個六”活動,扎實推進機關干部思想再解放、能力再提升、作風再轉變。全力激發企業主體、企業家主力作用,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突出貢獻企業4家和優秀企業家20名,兌現落實棗莊市突出貢獻企業和優秀企業家獎勵資金935萬元;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將每年的11月1日設立為“棗莊企業家日”。搭建常態化溝通交流平臺,組織開展了食品、水泥、數字經濟產業等企業家沙龍活動,舉辦鏈上企業管理經驗現場觀摩會、鋰電人才雙向對接交流會。2022年,幫助企業爭取兌現各類獎補資金2.41億元。
2023年,市工信局將搶抓我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機遇,聚焦聚力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各項重點任務落實,接續堅定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按照“重點工作突破年”要求,制訂“工業強市、產業興市”倍增計劃,緊盯影響工業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壓奮進、精準發力,推動工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是全力確保工業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健全完善先行指標監測平臺,動態跟蹤企業用電、用工、訂單、融資等趨勢變化,及時做好分析研判和趨勢預警。用好“工業穩增長”10張清單,多維度、多角度監測分析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打造“智改數轉”新品牌,分行業、分領域召開“智改數轉”對接大會,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挖掘工業技改投資增長點,確保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400個。
二是全力培育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統籌5G網絡建設布局,推進5G網絡向農村地區延伸,力爭實現所有行政村5G基站全覆蓋。加快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快速增長,力爭新增省級數字經濟園區2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30億元。推進滕州市面向金屬加工機械制造行業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應用,總結推廣更多的工業互聯網典型案例,接續打造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方案供應商。
三是全力提升工業經濟發展能級。強化龍頭骨干型和創新成長型工業企業培育,做好棗莊市綜合百強和工業百強企業評選發布。加大“準升規”企業培育,力爭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200家,全力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引導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專題合作,在鋰電新能源、現代煤化工、工業母機等重點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力爭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0家以上、省級“瞪羚”企業10家以上。
四是全力營造工業經濟發展更優環境。樹牢“三給三貼近”服務思想,持續搭建企業家溝通交流平臺,當好企業技術改造、提質擴規、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店小二”。用好2023年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第一批和第二批政策,幫助企業爭取更多的上級政策支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健全完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釋放民營企業發展活力。持續開展“四個六”活動,深入實施機關黨建“五項工程”,不斷提升機關干部綜合能力素質。
答記者問
01、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2022年,全市工業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質效雙升的運行態勢。請問,去年以來,特別是今年一季度我市在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方面,都開展了哪些工作?
劉修存:我市圍繞實現一季度“開門紅”“開門穩”,堅持抓先抓早、抓細抓實,元旦前就研究明確了有關工作措施,特別是在春節假期后,聚焦貫徹落實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在全省會議結束后立即召開續會,部署了重點任務。一是市級領導幫包服務加速復工復產。市級領導同志全部下沉到一線開展企業復工達產專項督導調研服務活動,按照“看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生產線、看生產原物料儲備廠地、看新增長點項目建設現場、看員工返崗到位和用工保障、看安全生產落實情況、看環保設施配備運轉,聽各級一季度和全年工業生產計劃、目標、步驟打算以及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困難問題”的“六看一聽一幫”方式,走基層、進企業、上一線,提振企業信心,推動加速復工、增產增效。至2月6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二是更新“十張清單”健全基礎數據庫。按照“一張清單、一套班子、一包到底、一體服務”機制,市工信局班子成員分別帶隊分赴區(市)和棗莊高新區,上門服務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圍繞重點規上工業企業、可拉動工業產值增長項目、億元以上技改項目、“小升規”重點培育企業、高成長后備企業、新培育數字經濟園區及擴能擴產項目、“鏈主”企業特別檔案、重點用電企業、工業穩增長政策、重點關注增長潛力企業,更新完善“工業穩增長”10張清單;特別是,全面調度梳理去年以來新建工業項目情況,重點摸清項目完工和投產時間,分別梳理一季度和全年預計貢獻情況,夯實工業增長的基礎支撐。三是建立平臺強化監測分析預計。建立先行指標監測平臺,圍繞企業用電量、新增及在手訂單可供生產時間、主要產品價格、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用工缺口及增加需求、流動資金、物流成本、用工成本開展調查,動態跟蹤企業用電、用工、成本、訂單、融資等趨勢變化,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研判市場行情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影響,對工業運行態勢進行分析預判并提出具體措施建議。根據前期調度情況,我市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等多個行業運行平穩、訂單充足,重點企業一季度有望實現生產和效益雙提升。
02、大眾網記者:智能化技術改造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是我市實現彎道超車、追趕跨越的必然選擇,在推動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方面,我市積累了哪些成功經驗?下步工作重點是什么?
許桂良:近年來,我市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謀劃實施“技改煥新行動”,創新運用“政投保貸券服企”的“6+1”智能化技改新模式,全力推動企業智能化技改,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全市共實施500萬元以上智能化技改項目417個,項目總投資818億元;1-12月,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速27.8%,排名全省第4位,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速19.6%,排名全省第7位,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保十爭五奔前三”任務目標。
一是搭建平臺引導推動。常態化召開智能化技改大會,通過重點技改服務商路演推廣、重點企業經驗介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等形式,切實解決企業“不想改”、“不敢改”、“不會改”的難題。先后成功舉辦三次全市智能化技改大會,邀請市內外技改服務商、重點企業300余家參會,49個重點智能化技改項目集中簽約,簽約總額達21.6億元。二是組建聯盟相互聯動。引導12家智能化技改服務商企業成立棗莊市智能化技改服務商聯盟,開展交流合作,持續壯大技改服務商隊伍,聯盟成員達到20家,進一步充實智能化技改服務力量。三是選樹典型示范帶動。總結凝練正凱新材料“技術+基金+盈利分成”、魯南化工“智能工廠+產業鏈延伸”等六大智能化技改模式,供企業“對號選座”、參照借鑒。交流推廣示范模式的好經驗、好思路、好辦法,將智能化改造由“點”上企業向“線”上行業延伸。四是創新模式激勵驅動。在全省范圍內,首創智能化技改大賽,采取“5+3”現場競演的形式,開展智能化技改標桿示范企業評選認定,兗礦魯南化工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獲得大賽一等獎,3家企業獲得二等獎,6家企業獲得三等獎,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現金獎勵,全市工業企業迅速掀起了以技改促發展的新高潮。五是設立基金“投貸”聯動。市、區兩級設立總規模25億元的工業技改基金,及時解決企業融資需求。目前,已投向我市23個重點技改項目,完成投資4.97億元。引入棗莊銀行、棗莊農商行等金融機構,建立技改基金“投保貸”聯動聯席會議,系統性解決擔保公司不愿保、金融機構不敢貸、工業企業貸不出的“三難局面”。“投保貸”模式運作以來,市融資擔保公司已累計為我市90余家企業技改項目提供擔保金額4.4億元;市內金融機構累計發放技改項目銀行貸款4.72億元。六是抓政策引領撬動。市級財政優先對智能化技改項目給予獎補支持,對“零增地”項目獎補上浮20%,對投資過10億元的重大技改項目設備獎補比例提高至15%。兩年來,29家企業獲省級技改設備獎補資金1266.8萬元,82家企業獲市財政技改獎補資金7791.7萬元。
下一步,按照“重點工作突破年”要求,錨定“智改數轉”新航向,引導企業實施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技術改造,為棗莊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力提速。一是加大技改政策支持。積極策劃包裝項目爭取國家、省技改政策資金支持,繼續組織開展2023年市技改貸款貼息和設備獎補申報工作,通過“即申即享”的方式及時兌現。二是加快基金投資到位。用足用好技改基金、擔保公司、銀行三方聯動機制,推動市、區兩級技改基金2023年資金盡快出資到位,切實解決企業項目資金難題。三是加速智能化技改賦能。召開智能化技改診斷對接會,組織相關服務商面對面對接、一對一問診,“量身定制”智能化技改方案,助力企業開展高水平技術改造;分行業召開“智改數轉”對接大會,搭建智能化技改服務商和企業交流合作平臺,打造“智改數轉”智能化技改棗莊品牌。
03、棗莊廣播電視臺記者:企業家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請問,我市在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張強:近年來,市工信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發展戰略,按照“給企業政策、給企業解決問題、給企業家地位”的“三給”工作思路,堅持“思想上貼近、感情上貼近、距離上貼近”的“三貼近”服務原則,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不斷優化企業家成長發展環境,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凝聚企業家人才工作合力,全力支持企業家扎根棗莊、創新創業。
一是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2022年評選表彰4家棗莊市突出貢獻企業和20名棗莊市優秀企業家,落實獎勵資金935萬元。聯泓新科董事長鄭月明榮獲全國優秀企業家和山東省優秀企業家光榮稱號。在棗莊市政大廈建立“鏈上企業家風采欄”進行宣傳,講好企業家故事,推廣企業家典型,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將每年的11月1日設立為“棗莊企業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義致敬企業家。
二是精心組織培訓交流活動。舉辦全市食品加工、數字經濟、水泥產業企業家沙龍,開展企業管理現場觀摩會、創新平臺和鏈主企業人才專題座談會。組織我市36名企業家參加在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辦的棗莊市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組織推薦我市24名中青年企業家學員參加在杭州舉辦的阿里巴巴對標學習專題培訓班;推薦2名“雛鷹”人才到省屬國企掛職。2022年累計培訓企業家1000人次以上,有效提升了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三是全力做好青年企業家培養。開展青年企業家培育“導師制”工作,從我市功勛企業家、優秀企業家及市屬國有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中遴選5名企業家,作為青年企業家培育中心的導師,篩選30名青年企業家、創二代作為培育中心的學員。同時推薦我市41名企業家成為省導師制學員。導師與學員良性互動,教學相長,助推青年企業家成長。
下一步,市工信局將繼續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持續優化企業家成長環境,進一步激發企業家的干事創業熱情,加快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企業家隊伍。一是完善企業家溝通交流機制。分產業鏈、分區市、分專題舉辦棗莊市企業家沙龍8場以上,加強各產業“鏈上”企業家的溝通交流,推動企業家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融通、相互促進。二是健全企業家立體式培訓體系。采用專題授課加現場教學的模式舉辦全市企業家專題培訓班;組織2023年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年度專題培訓班,力爭全年組織專題培訓12場以上;積極推薦我市企業家參加省級企業家培訓班、“雛鷹”掛職培訓等活動。三是組織企業家對標觀摩學習。組織開展“鏈上企業家”觀摩活動,采取集體觀摩或小分隊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到先進地區和標桿企業對標觀摩,學習借鑒企業管理先進經驗、產業鏈融合發展先進模式以及資本市場運作經驗,推動我市企業高質量發展。
(https://mp.weixin.qq.com/s/Ub5KJkaDz6VYxwh1qN33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