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共棗莊市委宣傳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發揮新型政黨制度效能 助力棗莊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王 虎 市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民族宗教局局長、一級調研員
朱景宜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
孫開波 市委統戰部研究室主任、一級主任科員
郭姍姍 市委統戰部一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也是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提出100周年。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了廣泛的統一戰線,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國共產黨克敵制勝、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風雨同舟、共同奮斗,一道前進,一道經受考驗,形成了通力合作、團結和諧的新型政黨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多黨合作理論、政策和實踐創新,加強對多黨合作事業的全面領導,推進多黨合作制度建設,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各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為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思想政治基礎不斷鞏固,制度框架持續完善,制度效能日益彰顯。實踐充分證明,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創造了一種新的政黨政治模式,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顯示出獨特優勢和強大生命力。
回顧棗莊民主黨派發展歷史,要追溯到上世紀80、90年代,有5個民主黨派在我市發展成員,陸續建立組織,逐步開展工作。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期,全市各民主黨派在中共棗莊市委的領導下,始終堅持同心同向、同心同行,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為推進棗莊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市共有5個民主黨派市委會和1個民主黨派省直支部,即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棗莊市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棗莊市委員會、中國民主建國會棗莊市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棗莊市委員會、九三學社棗莊市委員會和中國致公黨棗莊市支部,還有62個市屬基層組織,共有民主黨派成員2440余人,他們在全市各條戰線、各個崗位上奮發有為、建功立業,為我市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政黨協商實效不斷增強,協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知情出力渠道不斷暢通,重點考察調研制度日益完善,參政議政質量持續提升。“黨委出題、黨派調研、政府采納、部門落實”的參政議政機制不斷健全,“黨委重視、政府支持、黨派監督、部門配合”的民主監督機制持續完善,專項民主監督實現了“破題”并不斷鞏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事業成效顯著,多黨合作事業在新時代展現出新氣象、新作為。
今年以來,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中共棗莊市委支持下,以增強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動自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傳承弘揚多黨合作優良傳統、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為著力點,深入開展“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和“喜迎二十大、同心跟黨走”主題教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陸續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堅定合作初心,加強自身建設,切實擔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的責任,以實際行動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凝聚智慧和力量。
在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明確提出100周年、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我們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是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及省市委統戰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探索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內在規律,戮力同心、接續奮斗,堅定不移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為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答記者問
01、大眾網記者:《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明確指出,政黨協商是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無黨派人士是政黨協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參加政黨協商。請問,近年來棗莊在發揮政黨協商效能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王虎:政黨協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就重大問題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意見建議,進行民主協商,已成為各級黨委的固定程序和制度性安排。近年來,在市委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政黨協商的程序不斷規范,質量不斷提高,效能不斷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連續9年制定政黨協商計劃。據統計,市委和受市委委托召開的各類協商會、座談會、通報會91次,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出席40次。
在協商內容方面,重點圍繞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就有關重要文件的制定和修改進行協商,比如就棗莊市黨代會市委工作報告、棗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市政府工作報告充分征求意見建議。二是就重要人事安排,比如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市監察委員會主任,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以及市政協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候選人建議人選,真誠協商、聽取意見。三是就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修改進行協商,比如在制定《棗莊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棗莊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棗莊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辦法》過程中,充分聽取各民主黨派市委會、市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提出的意見建議并采納吸收。
02、齊魯晚報記者:據了解,近年來,各民主黨派市委會持續開展的民主監督工作,有不少創新的做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請詳細介紹一下有關方面的具體情況。
朱景宜:《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指出,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實行互相監督,中國共產黨處于領導和執政地位,自覺接受民主黨派的監督,并明確了民主監督的內容和監督方式。2017年以來,我市主動為各民主黨派市委會開展民主監督創造條件,積極探索民主監督模式,扎實推進專項民主監督工作。各民主黨派市委會圍繞全市25個重點改革事項開展了專項民主監督,多篇監督調研報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批示,推動了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落地落實。比如,在2021年,各民主黨派市委會圍繞文旅融合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社會生態環境檢測機構監管、科技服務業發展等內容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深入一線進行現場考察、實地調研,形成了高質量的監督報告,均得到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批示和相關部門落實。再如,市法院、市檢察院堅持每年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主動接受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民主監督。
03、魯網記者:據了解,近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建議,被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措施時采納。能否具體介紹一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在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積極建言獻策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孫開波:多年來,我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心系國運、關注民生,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成果十分豐碩,一大批提案(議案)、調研報告和社情民意信息優秀成果得到黨委政府領導的批示,被各級有關部門采納。僅2021年以來,圍繞“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6+3”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十鎮”建設等全市重點工作,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就有103篇重要議政建言成果被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批示,為黨委政府民主決策、科學施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04、棗莊廣播電視臺記者: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他們在直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事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郭姍姍:這個問題涉及到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職能延伸。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不僅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基本職能,而且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凝智聚力,在新舊動能轉換、教育科技、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等領域,廣泛開展賑災救助、扶貧濟困、助學支教、送醫送藥、科普宣傳、法律援助等社會服務活動,直接助力經濟社會和民生事業發展。各民主黨派突出自身特色,精心打造社會服務品牌,形成了一家一品或一家多品,比如,民革“伸出博愛之手·牽手困難群眾”“博愛書屋”、民盟“燭光行動”、民建“思源助學”、農工黨“同心愛老·助推敬老”“環境與健康宣傳周”、九三學社“三科三進”“九三公益大講堂”等,樹立了民主黨派良好形象。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踴躍投身疫情防控,積極參與醫療救助、捐款捐物、復工復產等各項工作,累計捐款捐物價值1200余萬元。2021年以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啟動實施“同心聚力促振興-助力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行動,與全市10個鄉村振興示范鎮建立定點聯系,圍繞“三農”問題建言獻策,開展民主監督助推政策落實,促進鄉村產業振興,開展社會服務惠及民生,為西崗鎮、木石鎮2個鄉鎮躋身“2022年度全國百強鎮”發揮了積極作用。
(https://mp.weixin.qq.com/s/RFrCGR_fvqcuzVtPFHBy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