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工程,村級集體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的轉變,走出了一條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特色路徑。
突出“思想破冰”,強化組織領導
點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引擎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項政治任務。我市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來抓,全力量投入、全要素保障,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堅持高位謀劃。我市2018年部署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強村計劃,2021年謀劃實施新一輪三年強村計劃。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將“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破十攀百突破攻堅”作為市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抓,先后高規格召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強村計劃動員會、鄉村振興工作調度推進會、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連續兩年召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現場觀摩會議,壓實工作責任。
堅持高標推進。制定《棗莊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強村計劃(2021-2023年)》及四個相關配套辦法,創新推出15條硬舉措,以市場化的方式、政策性的手段,為基層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提供了參考遵循。開設“鄉村頭雁話發展”“三年強村促振興”專欄,讓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現身說法;印發《三年強村“棗”行動——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案例選編》,為三年強村計劃推進營造濃厚氛圍。
堅持高效落實。下發《關于鎮街成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領導小組的通知》,為基層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放權賦能,掃清機制障礙。指導區(市)組織部門加強統籌謀劃、協調推進,牽頭抓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農業農村部門加強指導監督,幫助村集體選準產業、找對項目,拓展發展路徑;各相關單位立足職能,強化擔當、主動服務,形成工作合力。抽調專人成立“三年強村計劃”落實情況督查組,下沉一線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調研督導。
突出“行動破局”,夯實基層基礎
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動能
我市堅持把打造堅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支引領鄉村發展的骨干隊伍,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關鍵所在,著力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頭雁引領拓思路。創新實施頭雁領航·藍青工程,全市共確定350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幫帶721名新任村黨組織書記,傳授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真經”。選派100名政治素質好、事業心責任感強、所在村發展潛力大的新任村黨組織書記,到集體經濟發展強、黨建工作成效好的村掛職黨組織副書記,跟班學習實踐鍛煉3個月。開展村黨組織書記示范培訓,2022年組織60名村黨組織書記赴榮成市參加培訓,著力提升發展集體經濟能力。
建強堡壘謀出路。大力實施村級黨組織分類推進整體提升行動,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分類精準發力,力爭把每一個村級黨組織都建成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集聚致富能手、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退役軍人、返鄉大中專畢業生群體智慧、信息和資源,鼓勵他們為村級發展出思路、提建議,傳技術、引資金。加強“一肩挑”后村級監管,積極探索基層紀檢監察機構、組織、民政等部門與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銜接的工作機制。實施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創新推行“陽光議事七步法”,健全村級權力運行體系。
點面結合闖新路。大力開展集體經濟發展百村突破行動,堅持抓重點、補短板,摸排確定重點攻堅村108個,壓實責任,通過整合資金、政策等集中傾斜,確保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破十”任務。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創建行動,堅持“黨建聯合、資源集聚、整體推進”工作思路,指導各區(市)以區域性黨組織為引領,共確定8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創建任務,覆蓋9個鎮、62個行政村,通過統一產業發展規劃、優化配置區域資源等方式,構建形成黨建引領、區域融合、抱團發展、整體提升的格局。
突出“機制破障”,壓實工作責任
凝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合力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必須上下聯動、密切配合。我市注重發揮考核獎懲指揮棒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富民強村有機融合,著力增強農村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責任鏈條化,擰緊“壓力閥”。建立區(市)委書記主導、組織部部長主推、鎮街黨(工)委書記主抓、村黨組織書記主攻的責任聯抓機制。將發展集體經濟作為鎮街黨(工)委“一把手”工程,明確鎮街黨(工)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逐村研究制定發展思路,帶頭幫包集體經濟薄弱村。建立完善村級集體經濟督查制度,定期調度情況。
考核精準化,曬出“成績單”。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作為村黨組織書記績效考核、村黨組織星級評定、鄉村振興培訓基地、“雙十鎮”評選、鄉村振興考核的重要內容。開展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以區(市)為單位,組織村黨組織書記走村觀摩、互學互促。組織評選100個年度村級最佳實干案例,在網上進行“公開亮曬”。市級每年召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現場觀摩會,切實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激勵導向化,用好“指揮棒”。出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獎勵辦法,創新設立集體經濟發展“增量獎”“保持獎”,累計發放獎金2923.8萬元。持續深化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明確任職村年度考核應連續兩年排名所屬鎮街前三分之一,任職村上年度集體收入不低于10萬元“硬杠杠”,配套建立“專業化”報酬體系和“全鏈條”管理機制,重點對表現優秀、業績突出的村黨組織書記予以專業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25名村黨組織書記納入專業化管理,人均月基本報酬達到4455元,極大激發了村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熱情。(記者 楊曉斐)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2-10/10/content_4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