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共棗莊市委舉行“山東這十年·棗莊”主題新聞發布會,市委書記陳平介紹,十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棗莊以實干創造、用奮斗作答,與全國全省一道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氣、振奮人心的“十年答卷”。
這十年,是棗莊經濟轉型跨越、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定的十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092.1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951.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16.4億元增加到158.9億元。“6+3”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到42.6%,“四新”經濟占比達到28.6%。全面擺脫了“一黑一灰”的城市形象,成功闖出了一條老工業基地浴火重生的“棗莊路徑”。
這十年,是棗莊城鄉美麗蝶變、區域發展更趨協調的十年。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60%,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鄉村振興成色更足,糧食生產屢創新高,去年達到183萬噸,連續獲得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4塊國家級牌子,鄉村日漸成為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這十年,是棗莊改革縱深推進、發展動力活力加速迸發的十年。加快流程再造、制度創新,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厚植發展新優勢。農業農村、國企國資、財稅金融、開發區等重點領域改革全面鋪開、多點開花,580余項改革經驗獲得國家和省級層面肯定。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好”率達到100%,市場主體總數達到49.1萬戶,較2012年增長155.3%。開放格局不斷深化,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十年分別增長3.4倍、2.2倍。
這十年,是棗莊民生持續改善、群眾獲得感明顯提升的十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穩步提高,2021年達到77.4%。群眾腰包越來越鼓,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分別增長89.1%、123.9%。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就業更充分、教育更優質、醫療更普惠、養老更舒心、文體生活更豐富。“平安棗莊”“法治棗莊”建設深入推進,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
這十年,是棗莊生態顯著好轉、綠水青山底色更靚的十年。2021年全市PM2.5、PM10年均濃度分別下降至45微克/立方米、8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36天,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100%,生態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這十年,是棗莊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政治生態不斷優化的十年。嚴格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好干部標準,樹牢實干實績用人導向,鍛造堪當重任的過硬干部隊伍。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戰斗堡壘構筑得更堅強更牢固。馳而不息正風肅紀,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
去年以來,棗莊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大力推進“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特別是將今年確定為“重點工作提升年”,抓實抓好“六大提升工程”“四大支撐”,上半年15項主要經濟指標有14項增幅居全省前10位,其中8項指標增幅居全省前3位。
(記者 張環澤 報道)
(https://dzrb.dzng.com/paper/paperShare/id/79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