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陳平在中共棗莊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指出,實現共同富裕,說到底是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心盡力辦好群眾關心關注的事情,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推動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都能過上好日子,必須打造民生共享的幸福家園。要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采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促進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城鎮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要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強普惠性職業技能培訓,推進產業、企業、創業、就業“四業聯動”,讓每個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要高度關注城鄉低收入人群、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發展公益慈善事業。
推動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都能過上好日子,必須實施公共服務提質工程。要堅持教育優先,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支持棗莊學院建設國內一流應用型大學,實施山東煤炭衛校遷建,建設棗莊技師學院新校區、棗莊工程技師學院。要落實全民健身計劃,促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協調發展。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高水平的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成國家健康城市。要落實全面三孩及配套支持政策,多渠道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構建育兒友好型社會。要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推動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都能過上好日子,必須實施文化繁榮發展行動。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建成全國文明城市。要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書香棗莊”,創作更多文藝精品,用文化之光點亮群眾幸福生活。要加強文化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棗莊段)建設,建成中興文化鐵路遺產公園。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積極創建省級、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
推動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都能過上好日子,必須打造生態共美的綠色家園。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要深化生態修復,持續打好“山水林田大會戰”,加強生態系統保護,筑牢全域生態屏障,鞏固環城綠道建設成果,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要加強污染防治。堅持精準、依法、科學治污,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面落實“四水四定”,確保水資源安全高效集約利用。扎實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保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強化固廢、危廢規范化處置,傾力打造“無廢城市”。要推動綠色發展。扎實推進新一輪“四減四增”,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實現降碳減排目標。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爭創國家公交都市,讓低碳生活走進千家萬戶。創建全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把節約做成產業。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共同富裕最靚麗的底色。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動服務和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高顏值”和經濟“高質量”協同并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低碳發展之路。(棗莊日報評論員)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2-03/15/content_3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