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棗莊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解讀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發布會上,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了《棗莊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以下簡稱《分區管控方案》),并就我市的“三線一單”地方特色、如何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我市在落實方案方面將采取哪些措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編制“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舉措,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按照國家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部署,2019年我市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研究院與省生態環境規劃研究院聯合提供技術支撐,開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今年5月,報請省生態環境廳技術審查,經過技術組修改、省生態環境廳同意并再次征求市直部門的意見后,6月29日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分區管控方案》,6月30日市政府印發了《分區管控方案》。
據了解,《分區管控方案》分為以下幾部分: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其中明確了兩個時間節點:2025年基本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2035年鞏固完善全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第二部分為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主要包括生態分區管控、大氣環境分區管控、水環境分區管控、土壤污染風險分區管控、環境管控單元劃定五個方面內容。第三部分為建立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在全市建立了“1+149”兩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體系。其中,“1”為市級清單,體現全市的基礎性、普適性的管控要求;“149”為環境管控單元清單,體現管控單元的差異性、落地性的具體要求。第四部分為加強“三線一單”實施應用。通過加強“三線一單”成果應用、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生態環境數字化監管、實施評估更新和動態調整等措施,保障“三線一單”實施應用,落地見效。第五部分為保障措施。通過加強組織領導、資金和技術保障、監督管理、宣傳培訓等措施,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