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成為近年來的社會熱詞,從文化藝術層面到市場消費環節,融合中國元素的國潮產品日益贏得大眾的喜愛。據媒體開展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多達88.6%的青年喜歡國潮風格,92.4%的青年期待越來越多的國潮元素出現,充分表明當前國潮的火熱程度。國潮是中國人自己的時尚潮流,國潮的誕生是建立在與其他文明比較之后的自覺自信之上。國潮熱的燃起,既表明了當前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文化自信的顯著增強,也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國潮之風興起,并非偶然。中華文化氤氳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獨特的東方魅力。國潮文化的產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包括國貨質量的提升、消費者對國貨產品的信心增強等,最關鍵的則是文化自信的提升。國潮是由“國”與“潮”兩個關鍵字組成的,沒有“中國元素”就不能稱為“國”,沒做大眾的認可就不能成為“潮”。在文化類影視劇、綜藝節目、文創產品的傳播影響下,當代青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知越來越多,對國潮有了更大的興趣和期待,這是非常積極的現象。同時,“老字號”和“新國貨”也在積極進行消費升級,通過更多高質量的國潮產品,滿足消費者生活需求,也讓消費者從更多角度去感受傳統文化,帶動年輕群體更多了解優秀傳統文化。
國潮要在守正創新中保持熱度。國潮熱究竟是一時,還是能夠延續一世,重點還是要增強創新創造力。國潮本身就是創新的產物,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動力,只有創新的傳統文化,才能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步,實現從文化價值向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有效轉化。隨著消費升級,大眾的生活理念日趨成熟理性,追求更多兼顧實用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產品和服務,國潮熱雖然源自于大眾文化自信的紅利,但不能把“國潮”當作噱頭,純粹堆砌文化符號,必須拿出真正有文化內涵、有實用價值的好產品,才能避免網紅般的生命周期。
優秀文化是千百年來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包括符號、器物、技巧以及各種價值理念等,都要得到傳承并發揚光大。而傳統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器物或產品的承載與演繹,要珍惜先輩創造與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饋贈,打造更多的國潮精品,讓更多人愛上中國文化、中國品牌,使國潮熱持續煥發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