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翰新能源產業園車間一角
最近,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調度推進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平,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宏偉帶領部分市級領導、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到五區一市、棗莊高新區,通過現場辦公、集中會商的形式,找問題、查根源、開藥方、指方向,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快建設快投產快達效。推進會堅持問題導向,每個區(市)半天時間,查看4—5個進展緩慢的項目,一對一精準調度,點對點把脈問診,面對面解決問題,實打實協調推進,進一步增強了“加快發展、跨越追趕”的責任感緊迫感,營造了“大抓項目、大干快上”的濃厚氛圍。
8月4日上午8點30分,位于棗莊經濟開發區的山東中科醫療儀器智造基地項目施工現場,迎來一支特殊的隊伍,讓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天津工研院院長、山東中科智造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文播及同事們分外高興。參加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調度推進會的市領導、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來到工地現場辦公,為企業紓困解難,助推項目建設。
該項目為省重大實施類項目,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棗莊經濟開發區共同出資建設,總投資50億元,占地約900畝。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55億元、稅收2.6億元。一期工程涉及魯南大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園A、B兩個區域,目前,A區域建設工程已全部完成,且已完成80%部分裝修,第三方檢驗所已安裝完畢并進行調試;B區CDMO產業化基地已全面開工建設,正在進行基礎施工,預計2022年11月實現試生產。
在介紹完項目建設的情況后,程文播希望從土地、基金、科技扶持、金融服務等幾個方面,幫助解決影響項目建設的實際困難。市中區立足實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針對企業的訴求,市直有關部門立足各自職責,拿出了解決方案。市委、市政府領導要求,要對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幫助企業解決難題,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這只是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調度推進會狠抓工作落實的一個縮影。
幾天來,與會人員深入到五區一市、棗莊高新區項目建設現場,通過現場辦公、集中會商的形式,為重點項目建設找問題、查根源、開藥方,進一步加快建設進度,吹響大抓項目、大干快上的號角。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關鍵看行動、核心在落實,歸根結底要體現在一個“干”字上。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調度推進會創新工作方式,以開創性的思維解決項目建設遇到的各種難題,這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市“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三年攻堅突破行動動員大會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按照市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部署安排、縱深推進項目建設的一次生動實踐,讓各級各部門主動置身于干事創業之中,變“要我干”為“我要干”,變“催著干”“推著干”為“爭著干”“比著干”,形成“一切工作講擔當,大家都來抓落實”的濃厚氛圍。
抓落實:帶著問題下去,找到辦法上來,用創新促發展、出成果
作為老工業基地、資源型城市,棗莊為支持國家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工業城市、能源基地的地位由此確立,“工業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發展之中。近年來,棗莊經歷了負重轉型的陣痛,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工業總量不大、質量不優、發展不快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
重塑棗莊昔日輝煌,是棗莊人心中最為強烈的聲音;加速棗莊工業崛起,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全力培育“6+3”現代產業體系,以“大抓工業、抓大產業”為導向,把產業作為主戰場,聚焦工業率先突破,推動工業做強做優,堅定不移走好工業現代化之路,以工業大發展推動經濟大提速,以產業大提升實現棗莊大跨越。
“工業強市、產業興市”,必須落到項目上,需要運籌帷幄,更需要落地落實,才能讓藍圖變現,讓夢想成真。
7月25日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明確提出,對棗莊來說,踏上新的趕考之路,推進現代化強市建設,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近道可抄,必須拿出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撲下身子抓落實、苦干實干加油干。
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調度推進會采取現場辦公、集中會商的形式,目的就是堅持問題導向,不談成績、只講差距,單刀直入、直奔問題,現場研究解決方案,把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
在每一個區(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都提出要強化大干的意識,對照各項目標任務,認真梳理盤點、查缺補漏,仔細想一想、看一看,思想上到底是高度重視還是一般對待?謀劃上到底是深入研究還是浮在表面?行動上到底是時不我待還是拖拖拉拉?落實上到底是一線推動還是空喊口號?責任上到底是主動作為還是被動應付?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步一個腳印干,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市、產業興市”。
今年以來,滕州市聚焦市委、市政府“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堅定不移地抓招商、上項目,強工業、興產業,39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8.1%,高全市平均進度10.5個百分點,新開工過50億元的項目3個。
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針對市直有關部門提出的部分項目未開工或未完成時間進度、省“雙招雙引”簽約、補短板項目進度較慢等問題,滕州市沒有回避,現場與這些部門一同協商,研究如何破解,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堅定“干”的方向。
俗話說,打蛇要打七寸,牽牛要牽“牛鼻子”。全市上下形成這樣的共識,我們發展基礎薄弱、資源有限,必須堅持抓重點、重點抓,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
我市確定了鋰電產業發展123戰略規劃,致力打造綠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作為發展鋰電產業的主陣地、主力軍,棗莊高新區發展好了,完成目標就有了堅實支撐。
這次現場調度推進會,讓棗莊高新區進一步認識到身上的使命,更加堅定了加快發展鋰電產業的決心,把握了“干”的重點,義無反顧扛起鋰電產業發展重任,立足全市鋰電產業發展,協助市里制定發展規劃、建立產業聯盟和產業基金,為打造綠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貢獻力量。
抓落實,不僅需要有事不避難、迎難而上的氣魄,更需要提高“干”的標準,堅持“跳起來摘桃子”,主動抬高標桿、自我加壓,與強者比拼、與快者賽跑,努力把普通做到極致、把平常做到超常。
古城是臺兒莊的招牌,也是我市旅游產業的龍頭。近年來,臺兒莊古城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客流量不斷增長,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86.2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五一”假期接待游客45.2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141.7%。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推進會上,市委、市政府領導認為,既然是龍頭,就要有龍頭的風范、起到龍頭的作用。要立足打造中國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古城品牌和旅游目的地,進一步提升古城品質,促進市內協作,推動古城與市內其他景區牽手合作,實現“資源互享、優勢互補、市場互動、營銷互聯、共同發展”。臺兒莊區表態,對標國內一流、瞄準更高目標,進一步豐富業態、提升內涵,發揮好全市旅游業發展“龍頭”的作用。
大干,就是要大張旗鼓、大刀闊斧,大家一起干。棗莊發展沒有局外人,人人都是主人翁。全市各級各部門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全力以赴抓落實,在抓落實中堅定政治信念、激發昂揚斗志、破解發展難題。
有這樣一組可喜的數據:180個省、市重點項目總投資2833億元,年度投資計劃512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346.2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67.6%,超時間進度17.6個百分點,開工率達到94.8%,整體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抓推進:樹立“快就是大局”的意識,鼓足快干的勁頭,以超常的力度跑出“棗莊速度”
棗莊經濟體量小、發展底子薄,擺脫落后局面、實現跨越趕超,不僅需要撲下身子大干一場,還必須疾步走,甚至是快步跑,以“晝無為、夜難寐”的緊迫感,樹立“快就是大局”的意識,一切工作朝前趕、全力以赴往前推,分秒必爭、一刻不停,努力以超常的力度跑出“棗莊速度”。
這次現場調度推進會,對企業發展的難題、項目建設的制約,不回避、不遮掩,第一時間梳理、第一時間研判、第一時間解決,體現了一個“快”字。
規上工業企業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底盤和基礎,也是工業技改的土壤和基石。
針對目前薛城區規上工業企業僅有81家的實際,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同志表示,要重點篩選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000-1500萬元的企業入庫培育,給予重點扶持,督促其盡快升規納統;重點關注擬退庫企業,因企施策,精準幫扶;加大對新升規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原有獎勵政策的基礎上,對新升規企業市財政給予5萬元獎勵。
項目謀劃儲備是投資增長的“種子”,沒有高質量的項目儲備,就沒有高質量的項目,也必然導致投資后續增長乏力。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認為,山亭區進展緩慢的項目較多,很大程度反映出項目謀劃儲備方面存在不足。下步要加大幫扶力度,在項目謀劃上進一步深入研究,高點定位,注重提質、增量、精準,高標準謀劃儲備一批規模大、檔次高、引領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形成“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循環,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省項目盤子,為“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提供堅實保障。
“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時間緊、任務重。只有強化時間觀念、效率意識,秉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拿出“一天當作兩天用,三步并作兩步走”的勁頭,以虎口奪食的勁頭,努力去拼、去搶、去爭,才能突出重圍、重塑輝煌。
嶧城區28個省、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264.5億元,年度投資計劃59.8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44.8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5%,超時間進度2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進度7.4個百分點,開工率88.9%。
市中區24個省、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152.6億元,年度投資計劃44.1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34.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8.5%,超時間進度28.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進度10.9個百分點,開工率100%。
在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爭先鋒、當猛將、做勇士,必須保持斗爭精神,敢于向問題挑戰、向難題發力,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氣、“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意志,奮勇搏擊、迎難而上,蹚出轉型新路子,闖出發展新天地。
這次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調度推進會,每個區(市)都選擇一批項目,總計29個,一對一精準調度,點對點把脈問診,面對面解決問題,實打實協調推進,讓企業負責人談問題、區(市)領導說困難,由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對需協調解決的環保、融資貸款、土地、手續辦理、資源整合等具體問題,逐項提出解決途徑、具體措施,在項目建設上攻堅突破,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量質齊升”。
同時,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將跟進督導,督促市直有關部門各項措施盡快落實到位,解企業之憂,加快項目建設。
市委、市政府務實的工作作風,讓企業負責人感慨頗多:“這么短時間,解決了這么多問題,讓我們心里熱乎乎的。市黨政領導現場辦公,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高,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我們投資興業更有信心了。”
抓提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培植壯大產業集群,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走深走實
在3月2日召開的全市“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三年攻堅突破行動動員大會上,一批功勛企業、優秀企業、外來投資優秀企業受到表彰,這些企業在發展產業集群上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我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注入了新動力。
產業只有集群集聚發展,才能形成規模優勢,提升競爭力和影響力。我市產業門類不少,但大的產業集群不多。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集中資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從這次現場調度推進會上,可以看出,各個區(市)立足實際,結合打造“6+3”現代產業體系,都確定了自己的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和目標。
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是滕州的兩大支柱產業,通過加快編制戰略規劃,扶持現有企業、招商引資、智能化改造等方式,做大龍頭、做大品牌、做大集群,推動產業向高端高質高效升級。
薛城區充分發揮市駐地優勢,緊緊圍繞新型化工、臨港產業發展,吸引更多的項目、資金、人才向園區聚集,打造高能級創新創業平臺。
山亭區落實“圍繞農業抓工業”的要求,對農產品加工制定大規劃、明確大方向、謀劃大項目、培育大龍頭、建設大園區、營造大環境,打造獨具特色的優勢產業集群。
中國獸藥谷是塊“金招牌”,更是產業集聚的“大平臺”。市中區通過打造獸藥谷這個大平臺進行招商,目前已經落戶企業4家,即將落戶2家,正在洽談13家。
嶧城區推進石榴一二三產融合,打造“全國石榴看棗莊、棗莊石榴譽全球”的產業發展新高地;發揮“省級化工園區”優勢,連續引進了博瑞、康震原料藥項目,找準了生物醫藥的發展方向。
臺兒莊區搶抓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機遇,立足臺兒莊文旅產業優勢,圍繞古城招配套,延伸產業鏈上下游,打造特色文旅產業集群。
棗莊高新區全力打造鋰電產業集群,今年引進了不少鋰電項目,很多都是行業頭部企業投資的,具備成為龍頭的潛力。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工作推進力度,讓“潛力”變“實力”,成長為真正的龍頭。
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提升,就可以把存量優勢轉化為新的增量優勢,既是棗莊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應有之義。
走進位于棗莊經濟開發區的山東正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紡紗車間,除了轟鳴作響的機器,基本看不到紡織工人,這得益于企業的智慧紡紗綜合管理平臺。借助這一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產量、質量、能耗、環境溫度濕度等均可實時智能化管控,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和效率明顯提升。
為打好傳統產業改造的“主動仗”,我市篩選了一批千項技改、千企提質工程項目,以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為主攻方向,集中資源、力量、要素,深入推進“兩化”融合,支持工業企業核心業務系統和重點設備“上云”,建設一批無人生產線和數字化車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據統計,今年1至6月份,全市在建工業技改項目共計568個,項目計劃總投資905.1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30.4億元,1至6月份累計完成投資115.5億元。完工項目72個,完成投資33.8億元,預計達產后新增銷售收入38.3億元、利稅7.8億元。
隨著一個個項目的簽約、開工、投產,為“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注入了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一步步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