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棗莊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內容解讀新聞發布會,在新城會展中心舉行。棗莊市發改展改革委對《棗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綱要》)相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該《綱要》經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近日市政府已正式印發實施。該《綱要》共分十二章、三大板塊。第一章構成第一板塊,回顧“十三五”發展成就,分析“十四五”面臨形勢,明確發展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展望2035年遠景目標。第二至十一章構成第二板塊,總體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進行組織,明確了從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動能轉換、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數字化轉型、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等重點領域的基本思路和重點工作。第十二章構成第三板塊,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凝聚開拓奮進合力、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提出確保規劃順利實施的保障措施。
關于“十四五”重點任務,記者注意到《綱要》提出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擴大內需、數字經濟、城鄉融合、鄉村振興、文化繁榮、綠色發展、深化改革、成果共享十大重點任務。一是創新驅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平臺體系,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二是產業升級。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通過建鏈補鏈、配套協作、創新賦能、要素保障,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發展。打造以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六大先進制造業和高質高效農業、新型商貿物流業、特色文旅康養業為主體的“6+3”現代產業體系,改造提升水泥、紡織服裝、造紙、食品加工、煤電等傳統產業,全面推廣“鏈長制”,打造龍頭企業引領的優良產業生態。三是擴大內需。依托國內市場,深度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消費提檔升級,擴大精準有效投資,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四是數字經濟。大力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民生建設、數字政府提升、智慧城市升級。五是城鄉融合。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城市集聚和品質提升,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競爭力。優化市域發展布局,構建“一主、一強、兩極、多點”的市域發展格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城鄉要素、設施、產業融合。強化基礎設施保障,打造魯南綜合交通樞紐,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六是鄉村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七是文化繁榮。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不斷提高文明素質,培育人文精神,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傳承弘揚優秀文化,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八是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推進大氣、水、土壤重點污染系統治理,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九是深化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深化財稅金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十是成果共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居民就業增收,夯實教育現代化基礎,提升社會保障水平,積極打造健康棗莊,推進平安棗莊建設,加快法治建設進程。
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分別回答了記者提問。
市委市政府提出“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綱要》提出打造“6+3”現代產業體系。作為工業發展的牽頭部門,市工信局打算從哪些方面發力,實現“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的宏偉目標?
市工信局將緊緊圍繞“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三年攻堅突破目標任務和打造“6+3”現代產業體系部署要求,樹牢“集中精力強工業、工信必須打頭陣”的意識,圍繞主責主業凝心聚力“大抓工業、抓大產業”,重塑棗莊工業輝煌
一是全面落實“鏈長制”部署。
二是創新引領產業層次提升。
三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建鏈補鏈強鏈”。
四是優化服務激發企業家主力作用。
“十四五”時期,我市打算如何優化市域發展布局,提高城市整體競爭力?
棗莊是典型的組團型城市,每個城區都各具特色,但也面臨著中心城區首位度不高的問題。在當前國內區域競爭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已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以科技、人才、資本等為代表的高端要素,逐漸加速向優勢地區集聚。在這種形勢下,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立足我市組團城市發展現狀,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構建“一主、一強、兩極、多點”市域發展格局,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的重大部署。
“一主”,即由薛城區、市中區、嶧城區、棗莊高新區共同組成中心城區,按照“西城擴容、東城提質、一體化發展”思路,提升中心城區綜合承載力。其中,薛城區、棗莊高新區組成西城區,突出擴容量、聚人氣,推動人口、產業、公共設施集聚,打造區域性行政、科創、商務、金融、文體中心;市中區、嶧城區組成東城區,突出提品質、促融合,推進城市更新,拓展城市空間,增強發展動能,打造產業升級引領區、城市轉型示范區。中心城區將依托世紀大道和光明大道,突出張范、永安片區的節點支撐作用,促進東西城區相向融合發展。
“一強”,即滕州市。滕州市作為縣域經濟發展強市,重點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集散地、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加強與主城區的互促互補,支持滕州市持續走在全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
“兩極”,山亭區和臺兒莊區作為市域發展兩極。推動山亭區向南融入主城區、向西對接滕州市,圍繞食品加工、醫養健康、生態旅游等產業,打造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閑養生旅游目的地;推動臺兒莊區與主城區接軌,圍繞新材料、港航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打造中華運河文化傳承核心區、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
“多點”,包括市域范圍內的各類產業園區和重點鎮、示范鎮、特色鎮等。推進各類園區產業培育、鏈條延伸、集群膨脹,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科學統籌城鎮區劃,培育壯大若干省級以上示范鎮、重點鎮、特色小鎮及優勢產業集聚區,推動新型城鎮多點耦合發展,著力構建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基本公共服務協同均等的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
“十四五”時期,我市將采取哪些實實在在的舉措,進一步增強我市交通區位優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十四五”時期,圍繞我市“先把經濟搞上去、集中精力強工業”目標定位,不斷優化完善對外聯通、內部暢通、便捷高效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為“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撐和保障。
一是提升規劃引領,高標準開展頂層設計。
二是聚力項目攻堅,為經濟發展當好先行。重點打好交通項目“五場硬仗”,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打好鐵路建設的硬仗。開工建設濟棗高鐵,做好征地拆遷和地方服務工作。推進企業鐵路專用線項目建設,發展公鐵水聯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打好棗莊機場建設的硬仗。加快棗莊機場建設的步伐,開展棗莊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壓茬推進總規、初設、施工圖設計階段招標工作,“十四五”期內建成通航。打好高速建設的硬仗。完成新臺高速二期、京臺高速改擴建項目。全力推進臨滕高速、區域連接線高速項目前期工作。打好國省道建設的硬仗。加快推進世紀大道、S318郯蘭線嶧城段、S103濟棗線山亭至市中段、齊陶路等國省干線改建工程,進一步拉開城市發展框架,緩解城市內部交通壓力。打好水運建設的硬仗。積極推進京杭運河應急通道、馬蘭大橋建設,進一步強化橫向水運通道。探索港口資源優化整合,推動港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
三是全力服務民生,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十四五”時期,我市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將有哪些具體思路和舉措?
“十三五”期間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二是推進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
三是持之以恒抓好環境污染防治。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創建國家健康城市。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市將開展哪些具體工作?
健康城市是衛生城市的升級版。“十四五”期間我市健康城市建設將在建設健康體系、開展健康促進活動、營造健康文化氛圍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健康城市建設走深走實,具體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著力提升健康服務能力。
二是著力開展健康促進行動。
三是著力深化“健康細胞”工程。
四是著力改善城鄉健康環境。
五是著力營造健康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