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春臨近,春運大幕已經開啟。與往年春運相比,2021年的春運多了幾分無奈與焦灼。當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的態勢,盡管多地出臺了減少人員流動的引導或限制性措施,春運返程人數大大減少,但因疫情與春運的雙重疊加,致使今年的春運面臨著比以往更大的壓力。
在這個特殊的春運中,如何答好戰疫這張“綜合考卷”,不僅關乎旅客的生命健康,也事關國家的疫情防控大局。面對考驗和挑戰,鐵路、企業、地方政府、醫護人員、社區志愿者等運輸和防疫人員要迎難而上、共擔責任,密織出一張覆蓋出發地、旅途中、目的地的全方位春運防疫網,保障旅客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返鄉過年。
未雨綢繆,密織疫情“防護網”。2021年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第一個春運,在這個人口流動大、病毒易傳播的特殊時期,既要保證運力暢通,讓人們歡歡喜喜過年,又要嚴防死守,不讓病毒通過交通運輸工具、場站傳播。鐵路部門持續加強進出站旅客測溫、站車消毒通風環境消殺、職工個人防護、發熱旅客移交、實名制驗證驗票,“一米線”管理等防控措施;公路部門強化信息對接,加強運輸組織,科學調配運力,減少人員集中流動……先行的硬核出行防疫措施,不給病毒可趁之機,守護每一位旅客的生命健康。
嚴格卡控,擰緊防控“責任鏈”。新冠病毒這個敵人非常狡猾,看不見摸不著,一旦在防控環節上留下“空隙”,被它抓住機會便會大肆傳播。政府、交通部門根據以往與新冠病毒戰斗的經驗,雖說在春運這個特殊時期推行了多條防疫措施,但是必須落到實處才能發揮防疫效力。各崗位的“防疫人”要有共戰“疫情”的責任意識,不能因春運客流量大而產生消極情緒,錯誤地認為“放過一個也沒事”。須知,唯有身處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聯動起來,把守好各自的防疫關卡,才能形成有效的防疫“閉環系統”,最大程度降低春運疫情擴散風險。
主動擔責,緊繃思想“安全弦”。防疫大局,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春運防疫這場“大考”中,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行動者,任何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做好個人防疫,既是對自我健康安全的負責,也是對他人和社會負責。作為個人應提高防疫意識,增強防疫主動性,出行時要自覺遵守鐵路等交通部門的規定,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及時出示健康碼;回家以后要自覺做好健康監測,按時測量體溫,一旦發生狀況時,要及時匯報自己的行蹤、健康狀況等情況,并積極主動配合檢測調查。春運期間,只要每個人都緊繃思想“安全弦”,病毒就沒有空子可鉆。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讓我們攜起手來,共擔疫情防控的責任,努力答好春運戰疫這張“綜合考卷”,等待新一年的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