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英哲輩出,遺存豐厚,綿延出觸手可及的魯南文明。
7300年前便有先民在這里生息勞作,中華科圣墨子、工匠祖師魯班、造車鼻祖奚仲,一串串閃光的名字見證著這里的文脈綿長。中興工業文化、紅色文化以及宗教文化都在這里熠熠生輝。千年光陰不過滄海一粟,歷史煙塵卷過,留下的卻不止是滄桑。目光觸及,每一處遺存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在歷史中存活,構成我們的記憶。
中華奚仲園
奚仲,古薛國(今棗莊滕州)人,因造車有功,被夏王禹封為“車服大夫”(亦稱“車正”)。奚仲是古薛國最偉大的發明家、政治家,被后世奉為“車神”。
魯班紀念館
魯班,春秋末期小邾國(今棗莊滕州)人,中國有史書記載的最早的創造發明家,被后人尊為“匠師之祖”。魯班有許多創造發明,先秦及漢初的文獻記載他發明了鉆、鋸、磨、碾等生產工具和武器,被譽為“機械之圣”。
墨子紀念館
墨子,戰國時期魯國(今棗莊滕州)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主要主張兼愛、非攻,反對兼并戰爭。同時,墨子還在數學、物理學、機械制造等方面有所造詣,在科技史上流芳百世。
十里泉荀子古文化公園內的荀卿祠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受楚春申君之邀,兩次出任蘭陵(今棗莊嶧城)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后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棗莊滕州是中國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石中時期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其內容豐富廣博,不諦為漢代生活的縮影。尤其早已聞名海內外史學、冶金學界的宏道院出土的《治鐵圖》,為中國僅有的漢代治鐵圖像。
始建于1923年的原中興公司辦公樓、 中興公司原始股票
中興公司成立于1878年,是當時華商自辦的最大煤礦,也是當時與開灤煤礦、撫順煤礦齊名的中國三大煤礦之一。中國第一家在清朝末期就利用機械化采煤的企業;中國煤礦第一家民族股份制企業,發行了中國第一張工業股票;中國第一家由徐世昌、黎元洪兩任民國總統擔任董事長,周自齊、朱啟鈐兩任民國總理擔任總經理的企業,張作霖、張學良等人都曾是中興公司的大股東。現中興公司工業遺址已被命名為“國家礦山公園”。
市民在棗莊鐵道游擊隊紀念館參觀
棗莊是“鐵道游擊隊”的故鄉,當年抗日英雄們活躍在津浦線上,出沒于微山湖畔,在中國抗戰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
嶧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王家灣
1939年,八路軍民運部長潘振武按照毛澤東主席和羅榮桓的指示帶著一個紅軍連來到王家灣,創建了魯南第一個縣級民主政府,為魯南乃至山東的政權建設提供了范本,被喻為“照亮魯南一座燈塔”。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
1938年的臺兒莊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取得了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極大地振奮了全民族的士氣,臺兒莊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
古城雄姿
2008年,棗莊市重建了在二戰炮火中毀滅的臺兒莊古城,重現了明清時期“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盛景象,在這里成功創建了大陸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古城中,保存有6華里古運河道、3華里古駁岸和13個古碼頭,201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詩中風景,畫里古城
臺兒莊古城集八種建筑風格于一體,匯七十二座廟宇于一城,是古運河畔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的歷史文化名城。臺兒莊古城內擁有30華里的水街水巷,可以遍游全城。
柳琴戲演出《石榴開花紅似火》
非物質文化遺產百花齊放
人文千古,念念不忘,諦聽從歷史深處傳來的聲音,濯一顆敬畏之心,攜著歷史,向未來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