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新聞網訊 12月24日,“十三五”時期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情況及森林防滅火工作新聞發布會在新城會展中心召開。會上回顧了我市“十三五”期間應急管理工作,對冬季森林防滅火工作情況進行了發布。
會上記者了解到,我市堅持綜合治理,提高安全風險預防能力。市財政設立了“市級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十三五”期間共投入專項資金3000余萬元,對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促進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整治重大公共安全隱患,提升事故應急防范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建立“網格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安全監管執法信息系統”等,打造智慧安監云,被列為全市16項智慧應用項目之一。積極打造棗莊學院、魯南危化品應急救援中心兩個省級事故防范技術研究中心,搭建了“產學監研用”一體化平臺,加大安全科技研發和成果推廣力度。在高危行業領域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專項行動,取得了較好效果。
今年,我市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出臺“1+2+19”工作方案(即1個總方案、2個專題實施方案、19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市安委會成立8個督導檢查組,由縣級干部帶隊,不定期對區(市)、部門開展督導檢查。采取異地執法、交叉執法、上下聯動、暗查暗訪等多種方式,對違法企業“出重拳、動真格、零容忍”。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全市共建設市、區(市)兩級森林防火指揮中心8處,林區遠程視頻監控點114個、重點林區入口智能監控卡口179個、無人機傳輸設備1套、火場傳輸單兵3套,實現了市、區、林區三級全域聯網。建設超短波森林防火通信中繼臺5處,購置便攜式4G并網移動中繼臺1套、對講機180多部(套),實現全市森林防火通信全覆蓋。建設防火通道452公里,封山隔離網136公里,采取栽植生物防火林帶、打燒和噴灑有機滅草劑等方法,在全市重點林區建設隔離帶143余公里,全面完成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徒步3公里半徑作業圈和單片面積不大于100公頃的林火阻隔網絡的任務目標。建設和改造可直接用于森林火災撲救的水庫22處,建設林區攔水壩20處、蓄水池(窖)47個,鋪設引水上山管道4000余米,以水滅火能力大幅提升。
在打擊森林草地違法用火行為專項行動中,全市公安機關共出動警力2600余人次,現場制止違規抽煙、農事用火、祭祀用火等行為300余起。
在森林防火期內,應急部門會同消防救援機構部署森林消防大隊、中隊三分之一指戰員每周2天進入防區巡查,其余力量駐防營區做好隨時出動準備。進入防火緊要期后,森林消防大隊、中隊實行二級戰備,前置力量、靠前駐防,一旦發生火情,做到迅速出擊,快速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