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11月20日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參加大會的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本號推出文明創建系列評論,與您一起感受文明的力量。

清水蜿蜒、道路平整、綠樹成蔭、庭院掩映……如今的廣大鄉村可謂處處是景觀,處處蘊文化。通過全國文明村鎮創建打造出一個又一個環境美、產業優、百姓富、民風淳的美麗新家園,是鄉村群眾共赴文明之約、共建文明之鄉、共享文明之果的縮影。

環境打底添魅力。環境整治向來是農村工作中的棘手問題,而美麗鄉村首先就是要讓農村的人居環境美起來。在清理污水河道、改建傳統旱廁、杜絕亂堆亂放、清除存量垃圾、實行垃圾分類等一系列整治行動中,鎮容村貌得以美化,人居環境大幅提升,村民生活更有美感質感。有“破”就有“立”,整治臟亂差等老舊問題的同時,通過開展清潔衛生、美化庭院等活動,打造一批生態宜居、環境優美的美麗庭院,扮靚人居環境;通過調動志愿者力量繪制文化墻和特色公益廣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文明新風、普及生產生活常識,讓墻壁“說話”,用角落育人。環境的改善,讓鄉村之美更具魅力。
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打造核心價值觀主題壁畫群。來源:成都文明網
產業興村助脫貧。文明村鎮創建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細胞創建,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在“兩個文明”建設中,廣大鄉村拓寬產業發展之路、探尋脫貧致富之道,實現精神力量與物質力量的互相轉化和促進提升。把生態稻田變成創意農業、景觀農業的農家樂公園,把美麗宜居的鄉村環境變成休閑觀光、農耕文化的文旅資源,用鄉村文旅助力“兩個文明”并駕齊驅;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探索“互聯網+”模式打造電商平臺,讓廣大村民實現增產增收。由窮變富、由弱變強,“兩個文明”的和諧共生,讓廣大鄉村在文明創建之路上走得更穩更持久。
厚植鄉風展新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既要讓農民“富口袋”,也要“富腦袋”。通過開展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鄉村文化“活”起來,文明鄉風樹起來;通過組織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推進移風易俗,織密“自治網”,夯實自治根基;通過召開黨群議事會、村民議事會等方式修訂村規民約,以精準化提煉、通俗化演變、形象化加工,讓群眾理解記憶、達成共識……從“人”字出發、以“情”字落腳,破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鋪張攀比等不文明現象和陋習消失不見,村風民風更加淳樸,文明和諧的新農村逐漸展現。
讓創建生動,讓文明扎根。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的新時代田園生活,正在以全國文明村鎮創建為載體,不斷實現新的升級、新的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