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西安市精心治理后的護城河景區全線貫通并免費開放。護城河全長14.6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迄今有600余年的歷史,治理后的景區以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西安明城墻為主線,集河、林、路等于一體,亭廊、雕塑、詩碑等隱于花草之中,與城墻協調一致、相得益彰。不僅是周邊市民散步鍛煉的好去處,也吸引外地游客作環城墻之游。
市民游客于賞花賞月賞古都中,品味歷史名人留下的千古絕章:李白的“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寫出了秦娥思念愛人的凄婉之情,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道出了詩人高中之后的得意神態,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隱喻了作者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當然也少不得杜甫老先生,他在《麗人行》中寫道“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是不是很唯美?
然而,在這唯美景致之下,一些市民游客的任性行為卻與之形成了鮮美對比和反差。美景當前,忍不住在水邊嬉戲玩耍一番可以理解,但不少游泳愛好者卻換上泳裝熱身下水,或仰泳或蛙泳,長臂輕舒間展示著“肌理細膩骨肉勻”的曼妙身材;在靠近水面的地方,還有人玩起了跳水,激起浪花一朵朵的同時,引得小鵝小鴨們為之鳴叫……雖不遠處明晃晃地立有“蓄洪泄洪庫區”“水深危險 嚴禁下水”等提醒字樣,公園管理人員也在不停勸阻,但仍擋不住一些市民向杜甫先生“致敬”,真可謂“護城河水清又清,碧波蕩漾惹人涎。赤膊光膀來戲水,慫管文明不文明。”
近年來,隨著文明創建的走深走實,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由此,很多發生在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也越來越多地進入公眾視野,比如“中國男人的比基尼”,即在公共場合悠然自得的卷起上衣、露出肚子,這種中國大爺們摸索出來的應對禮儀規范的“中庸之道”,實屬不文明!2019年起,很多城市陸續開始整治公共場所的赤膊光膀行為,比如《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規定,在公共場所赤膊不聽勸阻的,由接到報警的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山東濟南開展的夏季文明集中整治行動,就專門針對包括赤膊光膀、脫鞋晾腳、隨意暴露等帶有夏季性特征的不文明行為。
公共場所是市民生活學習、溝通交流的公共空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在護城河里游泳損的是自己的面子,抹的是文明古城的黑。作為生活在古城中的主人,每個市民都應該主動自覺踐行文明、注重言行、以身作則,共同守護文明底線,這才是向先賢致敬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