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于勞動和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這是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出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抓好新時代勞動教育,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都需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國教育方針的理論基石。而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離不開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發展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內涵。這當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積極開展好勞動教育。
開展勞動教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勞動能力,進而有助于提升他們適應社會和與人交往的能力。一直以來,在“唯分數論”的影響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了功利化。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更多地將分數放在了教育的首位,“重智輕體”的現象頗為嚴重,“高分低能”的學生屢見不鮮。有的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卻在入學后不久,或被學校勸退,或自動退學,原因很簡單,要么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無法獨立生活和學習;要么是無法適應集體生活,出現人際交往障礙。
當然,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或多或少都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缺失有一定關系。十幾年寒窗苦讀,只培養出了“超級大腦”,卻忽視了“基本體能”和“基本技能”。
孩子們的勞動能力退化、勞動意識淡薄,身體素質下滑、體能普遍下降,“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日漸增多,這些都不得不使我們對未來青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產生擔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強健的體魄,再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也終將化為泡影,又何以擔時代賦予的重任?
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的巨大進步,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只會想不會做、只知學不知勤的“書生”,我們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高素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