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分析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棗莊高新區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移交、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農村公路、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政務公開等工作。副市長霍媛媛、周宗安、宋丙干、劉吉忠、邵士官,市政府黨組成員朱世宏、李紅民,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遠義彬出席。市政協副主席艾百靈列席。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市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任務,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向好、好于預期。各級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落實落細常態化防控各項措施,堅決守住疫情不反彈的底線。要盡心盡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穩企惠企政策。要持續抓好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要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搭好外貿服務平臺,加大企業扶持力度,穩住外貿基本盤。要深入實施“雙招雙引”百千工程,突出產業鏈招商,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要千方百計拉動市場消費,大力發展電商經濟、夜間經濟等新模式,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要強化攻堅意識,壓實攻堅責任,深入實施“9+2改革攻堅行動”。要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為高質量發展營造穩定的外部環境。要守牢民生底線,辦好惠民實事,進一步提高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要抓實抓好安全生產和防汛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會議強調,推動棗莊高新區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剝離,有利于理順管理體制,推動高新區回歸本源、聚焦產業發展主業。要大力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推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打造科技創新的引領區、深化改革的試驗區、對外開放的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的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會議指出,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具體體現。各級要認真開展自然資源調查,摸清全市自然資源家底。要加快推進河流、湖泊、水庫、森林、濕地、礦產等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建立歸屬清晰、產權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會議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編制農村公路規劃,提高農村公路建設標準質量。要加大資金投入,健全農村公路管護運營體制,保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
會議強調,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進一步理順監管職責。要強化對安全生產、生態環境、衛生健康、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的監管,構建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的監管網絡。
會議指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重要抓手。各級要聚焦村容村貌提升、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等重點任務,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要開展好評估驗收,抓好整改提升,確保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