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2020年為全市9234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了門診及門診慢性病商業保險,實現了貧困人口門診及門診慢性病醫療保障政策覆蓋疊加,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門診醫療費用降低到10%以內,大大降低了貧困人口門診用藥負擔。6月12日,在嶧城區啟動了貧困人口門診慢性病患者“送藥上門”,增強了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市里為92348名享受政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門診及門診慢性病保險,每人每年80元。貧困人口在門診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支付范圍的普通門診費用,經基本醫保按規定報銷后,政策范圍內剩余部分由商業保險承擔,每人每年最高支付200元。即一個醫療年度內,門診醫療費用400元以內的,經基本醫保、商業保險報銷后,實現貧困人口門診醫療零費用。貧困人口經門診慢性病病種鑒定后,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個人門診慢性病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補償后,商業保險再給予補償。
實現“應辦盡辦”
開辟門診慢性病鑒定綠色通道,由醫保衛健部門組織鄉鎮衛生院和家庭簽約醫生對貧困人口慢性病進行了全覆蓋鑒定,實現慢性病鑒定“四最”:“證明材料最少”,申報人員只需提供鑒定審批表和住院病歷就可申報;“辦理時限最短”,對符合慢性病鑒定條件的當月鑒定完畢,對惡性腫瘤、腎透析等醫療費用較高的病種,隨到隨辦;“辦理流程最簡”,簡化申報流程,組織醫療專業人員直接到鎮級衛生院開展集中鑒定,對行動不便的組織上門鑒定;“辦理質量最優”,鑒定通過次日即可享受待遇,同時告知其享受慢性病待遇的規定,切實為貧困人口提供最優服務。
實現“應保盡保”
實現“應享盡享”
為貧困人口門診慢性病“送藥上門”在嶧城試點后,逐漸在全市推廣普及。在實施過程中,棗莊注重“三個精準”。
精準確定目標人群。對貧困人口中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甲亢、甲減)、腦血管疾病恢復期等4類患者開展精準“送藥上門”服務,由各鎮街扶貧辦、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核實核準貧困人口患病信息,確定目標人群。
精準明確工作職責。扶貧部門負責提供貧困人口信息;醫療保障部門負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算服務平臺運行維護、醫療救助銜接和補償等工作;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約服務醫生的管理和監督。
精準開展“送藥上門”。在保障貧困患者醫療安全前提下,優先提供使用基本醫保基礎性用藥目錄內的安全有效、經濟適宜的基礎性用藥。家庭簽約醫生根據貧困人口的實際情況,提高服務頻次和服務質量,每季度隨訪、送藥等上門服務不低于2次,季度初和季度中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