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快速進入了“全民網課”的時代,未成年人進行“網上學習”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未成年人往往因為自制力較差、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較易被誘導消費、沉迷網絡,從而耽誤學業、危害身心健康。鑒于這些情況,順應線上教育新業態發展,壓實各方責任,同步凈化網課環境,為未成年人學習成長保駕護航,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直播平臺要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作為市場主體,開展營銷活動本也無可厚非,但若喪失了商業倫理、逾越了商業底線,以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為代價去謀利,終將會害人害己。網絡直播平臺不能把利潤作為追求的唯一目標,要以更全面、更長遠的眼光謀劃發展,帶著社會責任搭乘線上教育新業態的發展“快車”,讓未成年人在健康的網絡環境中學習成長。只有這樣,直播平臺才能贏得利益,收獲掌聲。
相關職能部門要落實好監管責任。早前,教育部門已經印發了《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等相關文件,也明確要求網絡游戲平臺和直播平臺等軟件設置青少年模式或者防沉迷模式。相關職能部門要對照法規制度,加強監督管理,既要完成好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范管理行動,提高直播平臺違規運營的成本,倒逼直播平臺履行社會責任,也要順應新業態發展的新要求,完善制度、補齊短板,架好監督“探頭”,確保監督無死角、全覆蓋,進一步筑牢保護未成年人學習成長的“防火墻”。
家長的教育引導責任要同步跟上。未成年人在家上網課,不是給他們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就可以了。家長必須在培養孩子的網絡素養上花心思、下功夫,要幫助孩子正確識別網絡信息、理性對待網絡游戲、合理進行網上消費、堅決抵制不良信息,同時要強化言傳身教,管理好個人的賬戶密碼、控制好自己的上網言行,以良好的示范引導,激勵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在網絡空間汲取養分、健康成長。
凈化網絡生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只有責任“不缺位”,線上教育新業態才能結出發展的碩果,助力祖國花朵健康學習、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