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行健’檢察服務團隊”公益普法暨文明實踐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啟動儀式現場,相關領導分別為“天行健”檢察服務團隊”和“天行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檢察團隊授旗。(據成都文明網報道)
如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已經成為一個響當當的新名詞新品牌,在群眾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參與者有了更多成就感、獲得感,受助者有了更多幸福感、安全感。
成都的“天行健”檢察服務團隊”和“天行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檢察團隊只是全國眾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中的一個,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所打造和建設的志愿服務團隊其實還有很多。這些志愿服務團隊,通過發揮專業優勢、創新服務形式,深入到當地村鎮、社區、校園、行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便民惠民“零距離”。
成都戶外LED屏播放禁毒公益短片。圖片來源:成都文明網
群眾日常生活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群體的所思所想所需也各有不同,這就決定了志愿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也必然是多元多樣的。唯此,才能更精準更有效地服務群眾。成都天府新區檢察院圍繞“禁毒”這一主題,為市民開展普法宣傳和教育,既有貼近現實的公益宣傳片,又有人手一本的普法宣傳手冊,以質樸的故事講述和通俗易懂的法理闡示,寓教于情、寓理于法,激發了群眾的共鳴,使市民認識到了毒品的嚴重危害,進而形成自覺抵制毒品的意識。這樣的宣傳,不是簡單、潦草、空洞的說教,而是真正將“法”以服務的形式送到了群眾身邊。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搞“大鍋飯”,而是要有所側重、有所統籌。成都天府新區檢察院在開展普法教育中,就有針對性地采取了更為靈活、更為時尚的方式,向廣大家庭和家長開展了一場生動活潑的法治課。這種網絡直播課形式的普法教育,既符合疫情期間的防控需要,也同時將更加優質的檢察產品和法治服務提供給了市民群眾,一舉多得。
志愿服務不是僵化的、松散的、陳腐的,而是需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只有這樣的專業志愿服務隊伍,才能使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起來”“動起來”“火起來”,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全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進而提升全民素養,弘揚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