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我市鄉村振興改革攻堅專班圍繞長效脫貧、“三農”高質量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抓改革攻堅,努力在鄉村振興方面走在前列,率先趟出一條路子來。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深入開展“抓重點補短板促整改大提升”活動,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分赴60個鎮(街),調研240個村、走訪1153戶貧困戶、查看147個項目。舉辦全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專題培訓班,各區(市)、棗莊高新區分管副書記、扶貧辦主任,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鎮街黨委書記、扶貧辦主任,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190余人參加了培訓。開展脫貧攻堅專項督查,加強扶貧產業項目管理。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貧困人口即時發現、即時幫扶,推進保障性扶貧政策與社會保障制度有效銜接。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回頭看”工作,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財務管理、股權管理、收益分配等各項制度,截至4月底,全市有2594個村完成登記賦碼,完成率96%;2110個村完成股權證發放,完成率78%。全面開展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登記,截至4月底,全市已完成農村房地一體權籍調查宗地10142宗,面積260公頃,發放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權證書1555本。村莊分類成果已編制完成,正與各區(市)對接開展現場調研,為村莊布局規劃提供方向。組織實施2020年農村環境整治資金項目,新增74個行政村治理任務。出臺《關于做好2020年農村旱廁改造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和后續管護長效機制調度工作的通知》,全市完成農村旱廁改造1305戶,實施城鎮近郊集體經濟強的村莊廁所糞污納入城鎮管網處理33個,建設二次生物發酵池12個、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3個、農村改廁服務站86處。300戶以上涉農自然村公廁覆蓋率52.9%,實現一廁一檔。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編制城鄉融合發展創建方案。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撥付鄉村振興資金98823萬元。建立集體經濟持續增收機制,開發利用好資源性資產。推行村黨支書專業化管理,出臺《關于開展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的通知》,健全完善“權、責、績、利”基本相當的村黨組織書記選、育、管、用長效工作機制,對納入專業化管理的村黨組織書記大幅度提高待遇報酬,激發發展村集體經濟熱情。推進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用好財政扶持壯大集體經濟資金,對60個中央財政扶持集體經濟試點村項目建設細化推進方案,逐村完善工作臺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