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人心,上海市崇明區向化鎮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五大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契合廣大群眾實際需求,切實增強個性化服務,著力打造“智慧+”服務平臺,在日常服務中傳播新時代新思想,積極引導全民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
打造“線上”“線下”志愿服務,文明實踐“不打烊”
向化鎮以“益起愛”十大志愿服務團隊組建模式為“樣板”,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五大服務平臺”活動項目為核心,常態化開展各類有針對性、專業性和廣泛性的志愿服務活動,深度構建全鎮“百米志愿服務圈”,活躍志愿者占全鎮志愿者總數的90%以上。
同時,整合“智慧+”六位一體綜合服務平臺,依托“人文向化”微信公眾號開辟“云志愿”,招募網上志愿者。通過拍攝網上志愿服務微視頻、網上志愿服務直播、網絡在線宣講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志愿服務,使志愿服務沖破疫情阻礙,實現志愿服務“隨時隨地”。截至目前,共發布“云志愿”活動10余期。
精準對接“四個微”,文明實踐“暖人心”
從群眾微心愿出發。通過平臺收集困境兒童各類微心愿并發布認領項目,讓社會各類愛心人士能夠結合自身優勢精準為困境兒童實現各類微心愿,為志愿服務打造精準的供需對接平臺。
改善群眾身邊微環境。在群眾身邊,通過常態化開展垃圾分類、河道治理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行動,對社區的衛生死角、墻面小廣告等進行全面整治清理,不斷改善社區生態衛生環境。在線上,將鎮村黨群服務中心(站、點)的任何一堂課程搬入“5G直播課堂”和手機終端,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改善群眾閱讀微環境。
處理基層一線微事務?!爸腔?”平臺通過手機終端實現口罩預約、在線疏導、跑腿代購、辦事預約等服務,使廣大群眾足不出戶能夠享受微服務,使隔離對象安心居家隔離,緩解基層工作壓力。
實現基層微自治。通過平臺實現區域聯動,群眾可在線與值班律師、民間老娘舅等進行咨詢、調解等。報到黨員志愿者等可通過平臺精準參與社區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真正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雙社聯動”強聯手,文明實踐“智慧足”
平臺建設強調整合各方資源,建立長效機制,充分對接“雙向需求”,加強社區與社會“雙社聯動”,實行黨員聯動、商家聯動、人才聯動,有效解決了各類企業和農業合作社季節性、短暫性人力資源緊張的問題。
疫情期間,報到黨員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進行點單式服務,報到單位根據社區需求進行精準結對服務。廣大志愿者也結合疫情發展自發創作《抗疫歌》、防疫順口溜、原創歌曲《天使的背影》、健身氣功教學視頻等各類作品,通過平臺向全社會發布,為社區各類志愿服務力量注入了新鮮血液,營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新格局,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注入源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