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歷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節氣。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系,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部會出現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南方部分地區降雪會稍晚,而北方,已進入寒冰封凍季節。
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意思是,“小雪”節氣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改為雪,但此時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足,因此稱做小雪。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
在小雪節氣初,東北土壤凍結深度已達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晝夜平均多凍結1厘米,到節氣末便凍結了一米多。所以俗話說“小雪地封嚴”,之后大小江河陸續封凍。 農諺道:“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里有三層意思,一是小雪落雪,來年雨水均勻,無大旱澇;二是下雪可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來年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三是積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機物分解,增強土壤肥力。因此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