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刑事審判庭庭長傅曉燕從事法官工作20年來,審結各類案件2000余起,沒有一起冤假錯案。她先后榮獲市人民滿意十佳政法干警、市五一勞動獎章、市三八紅旗手、棗莊好人、最美市中人等稱號,近日又被評為省優秀共產黨員。
用忠誠擔當捍衛公平正義
2017年以來,傅曉燕主持審理了各類刑事案件317件,每一起案件,她都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在天理、國法、人情中反復衡量,努力讓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義。
傅曉燕審理的被告人周某等九人犯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一案是全市首例網絡犯罪案件,撰寫的判決書被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二等獎;審理的被告人王某某等十四人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案件是市中區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起涉黑案件,涉及罪名最多、證據最為復雜;審理的被告人武某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案件,卷宗多達123冊……面對繁重的審判工作,她以對黨的事業、對群眾的利益高度負責的態度,勇挑重擔、忘我工作,加班加點地閱卷、分析案情,嚴把案件的事實關、證據關、法律適用關,嚴懲犯罪分子,保護善良正義,捍衛了法律的尊嚴。
用司法溫情托起“折翼天使”
在擔任青少年法庭庭長期間,傅曉燕根據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長經歷、家庭背景、文化程度、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等不同情況,對癥下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勇于面對錯誤、改正錯誤,有力促進了失足未成年人回歸社會。
為消除未成年人的恐懼感和抵觸情緒,傅曉燕在落實圓桌審判方式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庭審理案件,使整個庭審活動充滿了說服力和感染力。一名未成年人開庭時適逢17歲生日,為教育感化當事人,傅曉燕買來生日蛋糕,在法庭上為當事人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當事人感動地流下了懺悔的眼淚,當即表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這種匠心獨具、充滿人文關懷的審判方式,被新華社、中國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用濃濃大愛幫扶弱勢群體
法律不僅有力度、有威嚴,而且有溫情、有感情。傅曉燕身懷對人民、對社會的摯愛之情,立足審判職能,精心打造“關愛明天”司法品牌,努力推動青少年司法維權工作。她主動與民政及其他社會公共資源對接,對刑事案件當事人的未成年子女及訴訟中其他生活貧困的未成年人,及時進行救助,為困境中的未成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近年來,她相繼為困難未成年人申請小額愛心基金救助50余人次,僅2018年就為未成年人提供司法救助金10萬元、小額愛心資助10人2萬元。
2018年4月,傅曉燕審理了一起交通肇事案,張某在車禍中不幸去世,當得知被害人9歲的兒子查出白血病時,她陷入了沉思,內心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在隨后的日子里,她主動向院黨組匯報案情,通過市、區委政法委為該兒童申請到司法救助金10萬元,并帶領干警遠赴天津醫院,為孩子送去“救命錢”。事后,孩子的母親李某熱淚盈眶地說:“我去天津時,就帶了2萬塊錢,我想著錢沒了,孩子就認命了,沒想到法官為我們申請了司法救助金,這是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踏踏實實做事、干干凈凈做人”是傅曉燕的座右銘。在工作中,她堅持不拿群眾一分錢、不吃群眾一口飯,工作以來沒有接到過一起群眾投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每一次她都能抵住誘惑,秉公執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人民法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