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2日是母親節。我從來不覺得,送媽媽鮮花、蛋糕、衣服、項鏈等就是最好的禮物。不可否認,送這些禮物也會讓媽媽很高興,但是這些未必是最想要的。”家住市中區立新小區的于女士說,母親節的這天,她打算陪在媽媽身邊說說話,吃頓飯。 “我媽媽簡直是一個‘全能戰士’,遇到什么事,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她,她在我心里是無所不能的。”今年上初二的學生小曹在被問到對母親的印象時,她的回答充滿了幸福和崇拜,小曹的媽媽是一名老師,平時對小曹要求十分嚴格,每天晚上都會監督她做功課。記得有一次小曹媽媽得了咽炎,嗓子已經啞得說不出話,但是卻忍著痛,耐心地為小曹輔導功課。小曹覺得那天晚上媽媽不僅教給了她知識,還教給她一種精神。 “母親七十多歲了,辛苦了大半輩子,我們也想讓她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但五一假期各大景區人滿為患,嚴重影響出游體驗,所以這個母親節要帶她出去走走。”在市中區解放路上一家旅行社咨詢的市民秦先生表示,母親年紀大了,做子女的一定要盡孝心,帶她一起出去旅游。 “感覺母親這幾年一下子就老了,每次回家都覺得她白頭發多了,背也駝了。”在市中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劉先生談及對母親的印象時,頗有感觸地說,“我家是臨沂的,剛參加工作時基本上是每個月回一趟家,但是后來工作越來越忙,只能趕在放長假才回一趟家。我算了算,假如父母能再活三十年,自己平均每年回兩次家,那么,這一輩子,與媽媽的相聚的次數也就六十次了,除去回家與朋友應酬的時間,這輩子剩下真正能陪父母的時間,三十年加一起,也就一個多月吧,想到這些,難免讓人心酸。” 家住市中區立新小區的孔女士說,“兒子最近比以前懂事了。他昨天打電話來,說母親節到了,讓我注意身體,少操心,掛了電話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談及剛剛上大學的兒子,孔女士便打開了話匣子,稱兒子小時候可沒少讓她操心,曾經有一段時間迷上了上網打游戲,整夜整夜不回家。孔女士說:“那個時候我一個一個網吧去找他,直到把他找到才能睡著覺。現在兒子長大了,比以前懂事了,還打電話祝我母親節快樂,其實只要他好好的,我心里比啥都高興。只要孩子想著我,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