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黛瓦映照千年文脈,老街新貌彰顯時代氣象。步入滕州市張汪鎮,104國道兩側的仿古路燈鐫刻著薛國圖騰,與整潔的街巷相映成趣;文化廣場上,孩童的歡笑聲在綠樹紅花間回蕩。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千年遺址,正通過一場全域環境整治行動,實現傳統風貌與現代文明的有機融合。專業環衛隊伍配備消殺車、霧炮抑塵車等設備,構建起高效環衛體系,確保垃圾日產日清、環境常凈常新。
張汪鎮黨委政府整合綜合執法、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環保、環衛等多部門力量,針對鎮域環境頑疾開出精準藥方。通過深入調研制定整治方案,將歷史文化保護、設施升級、生態修復等任務細化落實。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通過定期調度、專項投入,建立起規劃、執行、監督的全流程管理機制。
走在鎮區主干道上,整治成效處處可見。104國道完成大幅度改造,拆除違規廣告,補植綠化景觀;322省道與富源路同步推進整治,清理雜物、規范店招、增植苗木。同時增設便民停車區、疏導點、志愿服務點,既方便群眾又維護秩序。
張汪鎮整治工作向村居延伸,各村組建黨員服務隊,發動群眾清理垃圾、疏通溝渠。在觀摩活動中,楊樓村創新的“積分制”管理獲得好評,村民通過環境整治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的做法正在全鎮推廣。該鎮城管執法中隊規范裝備、強化培訓,提升執法效能。在重要節點全員上崗,維護鎮容秩序。通過專項整治,規范經營行為,清理違規廣告,有效改善環境面貌。
該鎮環境改善帶動文明提升,“最美庭院”評選融入薛國文化元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豐富多彩,主題文化墻成為展示窗口。如今,文明新風在張汪鎮蔚然成風,張汪鎮組織的“古城新貌”攝影展,生動記錄了環境整治帶來的可喜變化。
為持續鞏固整治成效,張汪鎮通過不定期開展鎮域環境衛生觀摩活動,采取“看現場、評成效、比差距”的方式,對各村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實地督導,重點查看了村莊基礎設施完善、道路建設等關鍵領域,針對發現的溝渠淤堵、綠化管護不到位等問題現場辦公,提出科學化、可操作性強的整改建議。
華燈初上,古城墻遺址與現代景觀相得益彰;街頭游園里,居民們悠然自得。通過持續開展觀摩督導活動,張汪鎮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不僅提升了鎮域面貌,更激活了千年古城的文化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本報記者 孫守生)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6/16/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