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照,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運河街道華陽社區便熱鬧起來。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前的小廣場上,華陽藝術團的一群老人正沉浸在柳琴戲的表演中。清脆的柳葉琴音、婉轉的唱腔,瞬間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聆聽。
??臺兒莊區運河街道華陽社區現有居民3000余戶,人口1萬余人,50歲以上居民約占32%。近年來,社區創新探索“銀齡賦能、文化養老”新模式,通過激發老年群體參與活力、優化老年文化供給、搭建老年服務平臺,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享”的社區文化生態,成為全區老年友好型文化社區的典范。
??“華陽社區的文化建設實踐,正是臺兒莊區全力打造文化社區的生動寫照。今年以來,臺兒莊區緊扣強化陣地建設、整合多元資源、打造特色品牌三大核心,構建起獨具特色的社區文化生態,讓社區真正成為居民的精神家園和幸福港灣。”臺兒莊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賈廣秀說。
??堅持“群眾在哪里,陣地就建到哪里”的工作理念,臺兒莊區創新構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核心樞紐的“1+N”文化陣地體系,形成“一站多點、全域覆蓋”的15分鐘文化服務圈。打造“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居民自治”的多元共治格局,形成“居民齊參與、商戶共助力、社會廣支持”的良性循環,讓多元共治成為文化社區建設的持久動能。同時,立足社區實際,創新打造“一社區一品牌”特色文化格局,探索“銀齡賦能”“文化養老”“嵌入式服務”體系等社區特色品牌。
??運河文脈千年奔涌,古城風華代際相傳。作為京杭大運河南岸的璀璨明珠,臺兒莊區以運河文化的開放包容,紅色文化的忠勇擔當,魯南民俗的質樸醇厚,在社區建設中繪就三色交織的文化長卷。開展“清明飛花令”詩詞文化活動,“光影傳情?文明潤心”臺兒莊區深化移風易俗主題公益電影放映等活動,譜寫出“運河明珠耀古今,萬家燈火映文明”的時代篇章。
??以文化人貴在春風化雨,臺兒莊區將群眾參與度作為文化社區建設的核心密碼。各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挖魯南蘭祺剪紙、魯南皮影戲等本土非遺文化資源,以傳統文化為根基,打造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社區文化活動。“理響講臺”宣講員,電影放映隊、返鄉青年、文藝志愿者等文化輕騎兵,常態化深入村社巷陌。他們以運河號子譜寫基層治理新曲,用紅色皮影講述鄉村振興故事,借柳琴戲調傳唱文明新風,將黨的創新理論、社會治理實踐、時代發展成就等內容,轉化為山東快書、小戲小劇、特色墻繪等群眾聽得懂、看得見、記得住的文藝形式,讓文化服務如運河活水般流入百姓心田。
(https://www.news.cn/app/20250520/9f93e1eb65354a118da112d99766b7d3/c.html)